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杀性恐怖主义的心理学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伟  贾凤翔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378-1386
自杀性恐怖主义是指为了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并散播恐怖气氛, 而自愿采取与选定目标同归于尽的方式残害无辜, 自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任务的成功, 从而达到某种宗教、政治或社会目的。自杀性恐怖分子并没有单一的心理侧写, 其动机也很复杂。他们可能是出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而进行自杀性恐怖袭击, 也可能是基于理性分析而做出的选择。意义追寻模型是将有关自杀性恐怖分子动机的理论和观点连接起来, 形成的一个具有说服力的综合模型。自杀性恐怖主义的性别差异不大, 只是女性可能想要争取性别平等, 也更可能受个人原因的驱使。由于自杀性恐怖分子的真实数据和信息很难搜集, 所以得出的可能只是推测性的结论,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运用更多其他的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我扩张模型提出人们具有自我扩张的动机, 即通过扩张自我来提高自我效能的动机, 它是人类的一个基本动机。自我扩张的一种方式就是将他人纳入自我, 包括他人的资源、观念和认同。该模型是一个概念框架, 为研究与关系相关的心理学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平台。它不仅更新了对“相似—吸引效应”、“接触假说”、夫妻关系、群际关系的解释, 对于戒烟等实际活动还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然而, 自我扩张模型本身并未成熟,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也需要结合更多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探索, 并应用到实践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3.
基于恐怖分子的恐怖主义心理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凤翔  石伟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660-1667
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至今仍没有达成共识。文章中的恐怖主义是指任何个体、团体或组织为了达成某种政治、宗教或社会目的, 而对无辜者非法使用暴力或其他胁迫性手段, 企图引起目标对象或公众的注意, 并制造恐怖气氛的行为。其形成和发展可以用综合症模型、自恋–攻击模型、挫折–攻击模型、工具模型、社会情境模型和其他综合性模型来解释。作者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恐怖主义的心理学策略。心理学界对于恐怖主义的实证研究较少, 而且侧重于描述和解释, 在预测和应用上有待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