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方法对小样本多维项目反应理论(MIRT)补偿性模型的项目参数进行估计,尝试解决传统参数估计方法样本数量要求较大的问题。MIRT双参数Logistic补偿模型被设置为二级计分的二维模型。首先,模拟二维能力参数、项目参数值与考生作答矩阵。其次,把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前两个因子在每个题目上的载荷作为区分度的初始值以及题目通过率作为难度的初始值,这两个指标的初始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集成100个神经网络,其输出值的均值作为MIRT的项目参数估计值。最后,设置2×2种(能力相关水平:0.3和0.7; 两种估计方法:GRNN和MCMC方法)实验处理,对GRNN和MCMC估计方法的返真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样本的情况下,基于GRNN集成方法的参数估计结果优于MCMC方法。  相似文献   
2.
习惯制胜     
  相似文献   
3.
中医现代化研究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医现代化研究思路的探讨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130021)崔岚林栋一、当前中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关于证明和论证方面的研究在对中医药的诸多研究中,有一类研究旨在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去证明和论证中医理论、临床疗效,甚至中医的诸多学说和诊疗方法。这一类研...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个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肺部损伤的连续病理过程,以表现低氧血症为特征,ARDS是ALI严重末期的表现.低流量、呼气末正压(PEEP)保护性通气的措施可明显改善氧和,减轻机械通气肺损伤,降低病死率,明显优于传统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面部肌肉控制技术诱发被试的具身积极和具身消极情绪,并设置中性控制组,然后采用双任务启动范式启动情境性调节定向,最后要求被试完成创造性思维测验,探讨具身情绪和情境性调节定向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结果发现:具身积极情绪促进思维的独创性,具身消极情绪阻碍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流畅性和灵活性上;情境性促进定向被试的创造性表现好于情境性预防定向的被试;情境性调节定向在具身情绪和创造性思维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当个体处于情境性促进定向时,具身积极情绪促进创造性思维,而当个体处于情境性预防定向时,具身积极情绪和具身消极情绪均对创造性思维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个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肺部损伤的连续病理过程,以表现低氧血症为特征,ARDS是ALI严重末期的表现。低流量、呼气末正压(PEEP)保护性通气的措施可明显改善氧和,减轻机械通气肺损伤,降低病死率,明显优于传统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7.
恐惧泛化与多种焦虑障碍的病理基础密切相关。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个体往往持续地逃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遭受着创伤痛苦折磨。本文在厘清知觉辨别与恐惧泛化关系的基础上,着力于高级认知过程(分类与概念相似性、典型性和人工概念)对恐惧泛化的影响,回顾了恐惧泛化的相关神经机制,并揭示恐惧泛化对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启示。未来研究应将知觉和高级认知维度的恐惧泛化进行整合研究,同时扩充恐惧习得和泛化的神经回路,以促进人类恐惧泛化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361名大一新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追踪测量,以考察羞怯、自尊与网络依赖的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1)大一新生的羞怯、自尊和网络依赖的水平具有一定程度的横向稳定性。(2)羞怯与网络依赖正相关,自尊与网络依赖负相关。(3)T1的网络依赖正向预测T2的羞怯,T2的羞怯正向预测T3的网络依赖;T1和T2的网络依赖分别负向预测T2和T3的自尊。结论:羞怯与网络依赖之间存在恶性循环,并且网络依赖会导致自尊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见栋 《宗教学研究》2004,(4):156-159
本文从承继法脉、广建道场、传戒立规,及参与佛教社会活动等四方面,概览近代禅师虚云和尚的弘法利生志业,并分析其禅法特色,以探讨其对当代禅宗的影响与启发.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孤独感作为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其动态变化趋势的探究有助于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干预方案。本研究采用横断历史研究的方法对2001至2019年间的79篇测查青少年孤独感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孤独感水平在逐年上升;(2)经济状况、社会联结和社会威胁三方面的6项社会指标的变化都能显著预测青少年孤独感水平的上升;(3)与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更为明显;(4)相比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青少年的孤独感水平上升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