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智慧忧思维之光。如何一才能在思维活动中产生智慧呢‘!关键在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入的心理活动具有无意识的“功能_固着性”,它往往会降低思维的灵一活性.特别是一些设想或见解是。自己独立提出的.要修改和放弃_它就非常困难。而要摆脱“功能因一着性”的羁绊,逾越自身思维定势的防线,就必须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这里介绍两个操作性强、具有_实用性的促进思维灵活性的有效一方法。一是“物元分析法”,其关键。是作“物元变换”。一般可以从三一个方面考虑:一、试一试变换事物,的性质。如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计算王冠的体积,…  相似文献   
2.
浅谈病毒、肿瘤、免疫之间的关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116013)褚量子大连医科大学检验系(116033)王欣蓉一、对病毒感染的再认识医学工作者应对病毒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不能只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其治疗措施,而面对病毒所致疾病却束手无策。应着重探...  相似文献   
3.
应用现代医疗技术   降低剖宫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中国不同民族遗传资源研究中"知情同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遗传资源是从事生物学、医学研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资源.中国不同民族遗传资源是中国最有特色的研究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不同民族遗传资源研究项目的开展,应当重视不同民族人类遗传资源领域研究工作中"知情同意"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他是神经病吗?出差两天回来,到校就听到一个信息:某班一位G同学由学校领导、班主任送回家了。问起,有人则告诉我,他似乎是旧病复发。问及是什么病?答:“仿佛是神经病。”就这样,我算是第一次听到G的信息。但心存疑惑,或许是出于职业心理,第二天我便侧面去了解了一些情况。领导说:“暂时让他在家稳定一段时间。视恢复程度再决定是否继续上学。”  相似文献   
6.
宗教是人类超越生存难题的一种信念与行为模式,它具有关注社会、影响社群生活的内在动力和人文精神.为了研究宗教与社会生活良性互动的可能性、路径及其价值,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积极作用,2012年7月8日-11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宗教文化与社会关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大学科华苑宾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是一种用来处理难产的产科手术 ,它的问世为产科医师及时挽救母儿生命 ,减少围产儿、围产妇死亡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近 10年来剖宫产率持续上升 ,公开报道的在 60 %以上 ,少数医院达 70 %左右[1] 。私下交流的竟高达 90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失去了原有的度。为什么剖宫产率会如此高 ?剖宫产率能否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本文通过对 2 0 0例待产妇的民意调查分析 ,结合现代医疗技术水平 ,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1 剖宫产的历史与现状首例剖宫产是在 1610年 ,据说凯撒皇帝是剖宫产诞生的 ,皇母难产 ,奄奄一息 ,御医情急之中 …  相似文献   
8.
全国部分修院礼仪教师参加的第三期进修班于99年7月16日至8月4日在江西省庐山举行,为期20天。7月16日下午礼仪进修班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礼仪委员会副主任郭金才神父主持。出席开幕式的有礼仪委员会主任、西安教区李笃安主教,江西教区吴仕珍主教。江西省委统战部万坚副主任、省民宗局宋亚平副处长、九江市政府办公厅胡四珊副秘书长、九江市民宗局殷金元局长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上李主教首先讲话,他说:“我们这次礼仪进修班之所以能在风景如画的庐山举办,说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的古老历史和宗教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多元宗教经典”构成的世界,不同时代的社会处境也对他们的信仰提出了各种挑战,会创造怎样一种阅读圣经的方法,用来诠释基督教经典并确立自己的身份意识。本文选取吴雷川与赵紫宸为个案的研究对象,以他们读《圣经》的原则与方法为例,考察中国现代基督徒知识分子是如何看待和阐释经文,试图以此为亚洲处境下的圣经诠释学提供研究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以色列圣约的神学构成、历史背景及其宗教隐喻,指出尽管它具有与整个古代近东相同的立法与司法习俗,但它更强调的是神与以色列立约和日后重立约的宗教经历。以色列对古代近东契约观念的使用使得神人关系概念化,神人之约被最深刻地体现于西奈经历中,并从中衍伸出一种浓厚的历史意识,形成守约得福、背约遭祸的神学历史观。此后,随着古代希伯来历史的发展,律法地位的提高导致了犹太宗教的结构变化,并产生了两种神学倾向:一是“约”的概念的淡化,二是律法被绝对化并赋予了其外在的形式。这使得律法被本体化,逐渐取代约而成为犹太信仰的基础,犹太教也因此成为以实现律法的要求为目的的宗教,公义的外在化由此极大地削弱了信仰的精神内涵。本文正是通过上述对希伯来神人之约与古代近东契约的对比研究,试图深入地领会契约律法发生和发展的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思考包括基督教在内的诸多思想和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