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裘梧 《中国道教》2007,(2):10-11,17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发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  相似文献   
2.
正成语"身怀六甲"包含着极为丰富的道教文化意蕴,表现出道教融汇中外文明的开放文化精神,却为人们日用而不知。身怀六甲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指称女子怀孕的成语。这个成语频繁地出现在明清以来的杂剧小说中,如《东周列国志》、《镜花缘》等等,可见在当时就已经成为市井的俗语。从字面上看,"六甲"似应是胎儿的代称,可为什么以"六甲"指代胎儿,人们却不甚明了。  相似文献   
3.
裘梧 《中国宗教》2013,(1):32-34
道教养生文化博大精深,融贯着道教提升自我、遍利他人的生命理想。道教养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众,还是出世间修行的道门中人,都可从中获取滋养。与道合一,是道教的崇高理想,也是  相似文献   
4.
裘梧 《中国道教》2013,(1):51-53
在春秋战国之际,道家思想传人山海之间的齐国,其"因循为用"的精神气质与海纳百川的齐国文化高度契合,受到了齐国君臣的重视与扶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老学派.黄老道家的经典,无论是传世的《管子》,或是经考古发现而重见天日的《黄帝四经》和诸多简帛残篇,强烈地表现出经世致用的时代特征.同时,黄老道家与生命科学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黄帝内经》和其他简帛医经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裘梧 《中国道教》2010,(1):18-24
《周易·系辞》中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①在这天下之世界中,形是芸芸变化所凭依的东西。《系辞》中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②形既是道与器所凭依而统一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裘梧 《中国宗教》2015,(4):42-43
在道教思想史上,"养性"和"养生"意义相近,都曾被大量使用。在当代,"养性"一词已经不常为人们单独提起,只是在"修身养性""怡情养性"等成语中表达心性的修养;"养生"则成为新兴的生活价值观念,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事实上,"养性"的观念蕴涵着道教的生命理想和社会理想,对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阐发,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道家独有的精神气质。它的和谐思想层次分明、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冲气之和”、“音声之和”、“六亲之和”、“赤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