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太上妙法本相经》是南北朝道教重要经典之一,其敦煌本是《敦煌道藏》中少见的一篇涉及古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文献,、其中蕴涵的农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顺物道而行的农业哲学观;因时因地而作的“时宜”、“土宜”观;以勤劳为本的农事观;工具和过程相结合的农业技术观;注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观。这些农学思想对我国传统农业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现代农业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袁名泽,哲学博士,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员;盖建民,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哲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道教和我国传统农业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也体现在道教仪式和农业的关系中:道教仪式具有明显的重农意识;道教仪式的举行、仪式中所供奉的神、所使用的供品和所消耗的粮食均与农业有关;仪式的不少行为具有仿农性质。仪式中的静、净观能培养农民的敬农意识;宗教仪式中的幻想成为农民追求技术进步和求善的外在动力。两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管子》农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是管仲学派的著作集,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包含大量独具特色的农学思想:以农为基础、农工商并举的农业经营思想;摸清国家土地家底,实行土地经营制度改革,实行因时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思想;加强田间管理,充分利用劳动生产工具,勤于耕耘,深耕除草,适度灌溉、实行轮栽制度的田间耕作思想;善待自然,防止各种农业灾害的农业哲学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对我国正确处理农工商的关系,合理解决“三农”问题;确保生态农业建设;正确认识国家土地形势,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