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埃及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伟业和宗教文化等的描述,希罗多德形成了自己的埃及观.他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客观地描述埃及,这种描述是建立在与希腊对比的基础之上.这种对比描述并非是以"希腊人的模式"在建构一个东方埃及的"蛮族"形象.barbaroi一词并非是希罗多德用来专指那些非希腊人,更不能理解为带有敌视和轻视语气的"蛮族人".他对埃及的部分观点和看法,也基本适用于<历史>中所描述的其他非希腊民族的文明,尤其是波斯和两河流域的文明.  相似文献   
2.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主题既非阿基琉斯的愤怒,也非阿基琉斯的愤怒和怜悯,亦非阿基琉斯的怜悯,而是荷马的怜悯.史诗是围绕从开始阿伽门农的拒绝怜悯,到最后阿基琉斯的怜悯展开史诗的叙述,其中描述的阿基琉斯的愤怒,既与阿伽门农的拒绝怜悯形成强烈对比,同时也更好地衬托出史诗最后阿基琉斯对普里阿摩斯的怜悯,从而突出了怜悯的主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