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传统,主要依存于又服务于自然经济与血缘纽带为支柱的宗法农业家庭,以及由这样的家庭构成的宗法封建制,故其主要内容是以维护等级、限制特权、调节矛盾为中心的“礼教”——“所以定亲疏、次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一套价值规范。虽然儒家传统的礼教思想,有其重视道德自觉、培养理想人格,追求人际关系和谐等光辉的一面,但因其扎根于找国奴隶制、封建制社会长期顽固的宗法关系之中,“礼教”经原始儒学加工,释之以“仁”、充之以“孝”,补之以“仁政”、“德治”。证之以“明分使群”,内化为修己之道,外化  相似文献   
2.
冯契同志的新作《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下册,不久也将同读者见面。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为指针,从宏观方面,按纵向角度,论述了自先秦以迄鸦片战争的中  相似文献   
3.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平日里最瞧不起那些贪官污吏。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道教丹经之祖的《周易参同契》,自觉运用《周易》的象数模型,探寻人体生命现象奥秘,闸发炼丹要义,将古代人体生命科学推进到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参同契》所达到的这一成就,不仅在道教内部受到极大的推崇,而且受到许多伟大思想家如周敦颐、朱熹、王船山等人的关注与重视,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座人们力图超越的界碑。  相似文献   
5.
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省哲学史学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发起的《周易》学术讨论会,于5月30日至6月5日,在武汉召开。与会代表150人,提交论文130余篇,专著5部。这次会议是一次以《周易》为结合点的多学科综合学术讨论会。会议研究了近年来新出土的有关《周易》的文物资料;探讨  相似文献   
6.
~~萧玉田工笔画欣赏@萧玉田$承德市政协~~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著文研判了《周易》古经中的剥、豫、萃、咸、艮等五卦与中国传统医学萌芽期的关系。战国楚竹书《周易》问世以后,通过对其豫、咸二卦文字的考察,进一步揭示了此二卦所蕴涵的中国传统医学的萌芽。  相似文献   
8.
李存山同志的新著《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四章对中国气论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产生和发展作了寻根探源的考察,对气论产生的时代意义、先秦气论的思  相似文献   
9.
果然回家     
那天回到家,发现母亲等在门口,看到我,欣喜地说:“你果然回来了!” 还是一个星期前的一个电话.我说,等到我休假,如果有可能,我回去一趟。这样的话以前也常说,但是说完了以后,常常不能兑现,因为我每一次用的都是“可能”,所以事后我也不打电话解释。而今天母亲看到我,说的是“果然”!我的心一惊,也许每一次,我的“可能”在她的心目中就是“一定”。母亲一定是把我每次不经意的许诺当成了一种最真切的期盼。  相似文献   
10.
"道"之永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该如何去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一非凡的整体呢?这个人与他的思想融成了一个宏大的意象,这一意象既成为追求革命不朽(revolutionary immortality)的动力,又构成了革命不朽的实质。一位政治领袖被人为神化,这在历史上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