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雨圣心堂     
正古运河畔泰州路与广陵路相交处有一条700余米长的南北向老街,名为北河下。北河下的最北端便是扬州城区唯一的天主教堂———耶稣圣心堂所在了。甲午三月,春风拂面,伫立古运河上的跃进桥,不远处高耸的十字架缓缓映入我的眼帘。这是一座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钢琴声伴随着信徒们的歌声阵阵传来,不断敲打着我的心扉。市天主教爱国会白贵智秘书长在堂前等候着我,她微笑着和我握  相似文献   
2.
有一些词汇和概念在我国几乎可以自然而然地引起激烈辩论。本文标题里的几个概念即属此类。当然,要想减缓围绕这些概念展开的争论的尖锐程度,也可以使用意识形态方面较为“中性的”术语,如“个人的”、“个体的”。不过,这种争论当然不在于词汇本身,而在于其涵义。还是让我们先看看词典吧。在奥热果夫的《俄语词典》里,可以读到下述关于“个人的”这个形容词(包括它的阳性、中性和复数形式)的涵义:“直接涉及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属于某个人的。”关于“私人的”这个词的阳性、中性和阴性的单数形式的意义则写道:“属于个别人的,而不是属于社会或国家的。”《达里词典》在解释“私人的”一词(包括它的阳性、阴性和中性的单数形式)的涵义时举了一个例子:“私事,其反义词是公事、国事……”奥热果夫讲了该词的涵义“不是”什么,达里讲  相似文献   
3.
私有权与文明的生活形式长期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那些意识形态形式,一直还在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意识,即使在今天,当人们谈到“私有权”时,往往还会产生不安之感。尽管如此,但在越来越多的讲话、文章和文件里,其中也包括各级政权机关今天所通过的文件里,在谈到所有制关系改革时,也常讲“非官方化”。我认为,这是社会思想里取得的积极进步的最主要标志之一。“非官方化”——当然,如果深入思考所使用的概念的涵义并且认真地对待它们——必须先确认私有权,而且不仅是对日常消费品、长期使用对象或住房的所有权,还有对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和某些  相似文献   
4.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相似文献   
5.
理性与信仰是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知识来源,孟德斯鸠确信"对人民进行启蒙并非无关紧要",而理性与信仰能协同合力促成人民的启蒙.不同于人们普遍认为的启蒙思想家通常高扬理性精神来批判封建神学和宗教思想,本文考察孟德斯鸠政治思想,指出他既高举理性大旗从事资本主义宪政制度设计,又虔诚地信仰天主教,主张有神论、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具...  相似文献   
6.
儒家言孝,以舜为至极。孟子继承孔子论舜之孝,说"大孝终身慕父母",同时提示我们将视角从"天子"转回到"人"与"子"这样更根本的身份意识中来;宋儒罗豫章则揭示出"天下无不是底父母",除了自我身份意识,父母本身的意义也被凸显;其后如朱子、王船山论孝,便无不本于此义。父母之"无不是"与天地之"无不仁"相当:子女为父母所生,父母如有"不是",便是生生之德有欠缺,子女也不可能生而为人。正因为父母"无不是",孝子才可能由衷地"终身慕父母"并要求"得乎亲"。但所谓"无不是"又并非愚孝,相反,人子须从此出发肯定自己,尽力成就父母之所赐而"践形";另外,父母之"无不是"也内在地要求人子"谕父母于道"而"顺乎亲",这就包括谏亲之过。舜之孝行所诠释的即是"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一语,这也是其何以成为万世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从尼采的“上帝之死”到福柯的“人之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尼采探讨了道德价值的起源,区分了两种道德,倡导强者道德,重估一切价值,抨击西方文明,设计未来生活,人们通常正确地把尼采视作道德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然而海德格尔坚持认为,尼采还是一位形而上学家,虽然他仅是最后一位形而上学家,他完成了形而上学的终结。’尼采认为,重估一切价值,是他对于人类最高的自我肯定活动所提出的公式。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认为,正是由于尼采的“价值重估”,现时代的精神运动才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公式。然而,价值重估的前提是“上帝之死”。毫无疑问,尼采给西方哲学带来的颤栗与他的“上…  相似文献   
8.
“人民的古典丛书”正在不断地丰富起来,特别在关于被我们的高等教育界的传统所蔑视如此之久的18世纪法国哲学家方面。专为选录“启蒙时期”法国著作的这部丛书的第17卷最近出版了,就是霍尔巴赫男爵选集第一卷。卷首有巴莱特·夏波耐尔的序言,并附有他的评注,其引证之审慎再加上他自己的精湛的见解使这本书对那些轻信教科书,只读过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的几部小说就自以为充分认识18世纪法国思想的人们将有很多的启发。霍尔巴赫的哲学巨著“自然的体系”一书的摘录  相似文献   
9.
论冷漠现象     
“如果全部历史都不过是人类不断排除困难的命运史,那么,他们现在所遵循的道路是什么呢?”就有关人类的定义而言,所谓人们并不仅仅像在生与死之间奔波那样过自己的生活、而是当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候还要寻求意义这样一种观点,几乎是一种平淡无奇的种差(differentia)。在寻求意义的过程中,人们所承担的任务与某个童话人物的任务是非常相似的:“走到哪里我并不知道,得到什么我并不知道。”人们在并不知道走向哪里的情况下不断前行,在由各种无法预见的可能性组成的语义领域中不断排除困难、艰难度日。构成有关走这条路还是走另一条路的韵…  相似文献   
10.
世界的社会思想史证明:总的来说,在革命风暴时期,人们对世界观问题的兴趣会大大加强。随着新兴阶级和集团自我意识的发展,其代表人物对正在进行的社会变革进行富有哲理的思考、确定自身在社会与世界上的地位以及确定改造社会与世界条件的要求也不断增长。在当代非洲社会中,这种要求非常强烈。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非洲思想意识的性质。这种思想业已形成,它作为一种被奴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