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言祖语     
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是三昧三种:欲界、未到地、初禅,与觉观相应故,名有觉有观;二禅中间,但观相应故,名无觉有观;从第二禅乃至有顶地,非觉观相应故,名无觉无观。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佛教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和不同时代的变化。从今天留存下来的经典看,若把早期与后期的加以对比,就可以看到佛教思想发展的脉络。若在一个具体的人物身上,我们更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伟大宗教的思想内容与关怀重心在历史当中是变化的,先后不一的。舍利弗本人在佛经中的形像就会给我们以不同的感觉和印象。认真研究过这种内在思想变化的大德僧人与学者都会注意到这种历史变化。 在早期佛教经典中,舍利弗在佛陀的诸弟子中是"大智能第一"、辩才无碍,解义自在,成就八法等等。八法指能闻、能说、能学、能持、能  相似文献   
3.
佛言祖语     
佛言:善男子菩,萨有四璎珞庄严:一者戒璎珞庄严二,者三昧璎珞庄严三,者智慧璎珞庄严四,者陀罗尼璎珞庄严。戒璎珞庄严有一种:谓于众生无有害心菩,萨若无恶害之心一,  相似文献   
4.
佛言祖语     
尔时,智光长者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从佛闻是报恩甚深妙法,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如饥渴人,遇甘露食。我今乐欲酬报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进,希证菩提。佛大慈悲,于一时中在毗舍离城为无垢称说甚深法。汝无垢称以清净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汝今在家有大福德,众宝璎珞无不充足,男女眷属安隐快乐,成就正见不谤三宝,以孝养心恭敬尊亲,起大慈悲给施孤独,乃至蝼蚁尚不加害。忍辱为衣,慈悲为室;尊敬有德,心无憍慢;怜愍…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语     
唐&#;般若 《法音》2004,(11):1-1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无,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瞋痴?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一切诸法从妄想生。以是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愿佛哀愍,如实解说。”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说众喻以明其义。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心如流水,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  相似文献   
6.
佛言祖语     
~~佛言祖语@姚秦三藏鸠摩罗什  相似文献   
7.
佛言祖语     
舍利弗问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云何行六波罗蜜时净菩萨道?须菩提言:有世间檀那波罗蜜,有出世间檀那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有世间、有出世间。  相似文献   
8.
佛祖言语     
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复次,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  相似文献   
9.
佛祖言语     
若瞋恚偏多,当学三种慈心法门:或初习行,或已习行,或久习行。若初习行者,当教言慈及亲爱。云何亲及愿与亲乐?行者若得种种身心快乐:寒时得衣、热时得凉、饥渴得饮食、贫贱得富贵、行极时得止  相似文献   
10.
佛言祖语     
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复次,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