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重点研究苏轼的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尚意"风格与整个宋代书法风格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苏轼书法作品的解读和分析,了解苏轼的艺术追求和艺术主张对宋代书风的影响。在研究的方法与素材上,主要采用书法理论研究常用的作品分析、对比、文献资料等方法,通过较为全面、细致的梳理、考察,对苏轼的书法作品和书法思想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以求对苏轼书风的整体框架及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有一个较完整、较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严遵继承了老子"无为""自然"的概念,对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和解释。他认为"无为"是"道之身体而天地之始",是"治之元""政教之元""成功之主"。他又认为"自然"是"性命之理",在实质的意义上提出了"性分"概念和"自然之验"的说法。严遵还特别重视阴阳刑德理论和啬道,认为它们是"无为""自然"概念在政治方法上的落实。他以"文武""赏罚"等推演了"刑德"概念,提出了"名实为纪,赏罚为纲"的口号,具有综合名、法的思想特征。他又提出了"治国之道,生民之本,啬为祖宗"的观点,将啬道看作是保护政治主体(人主)之形神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严遵还吸纳了许多儒家元素,建立了政治人格系统和皇、帝、王、伯(霸)的历史观念,无疑具有综合、折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社会化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基本途径.老年期是人生各周期的最后阶段,在他们的社会化过程中其显著的心理特点集中表现在对工作的成就感和社会交往动机等方面.人到老年阶段(一般指55岁以上),生理、心理方面以及活动能力虽然逐渐有所减退,但由于知识经验丰富,心理状态比较稳定,对工作的责任心和成就感仍然非常强烈,如果处理安排适当,工作成就感仍然可以成为老年人心理社会化的内在动力.根据美国卫生、教育、福利部的报告,很多具体事实显示个体智力至少到70岁不会衰退,记忆力大致清晰,工作能力保持。我国老年人的情况和美  相似文献   
5.
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理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乔建中  高四新 《心理学报》1991,24(4):99-106
本文着重从情绪与进化、基本情绪、情绪的本质、情绪的结构模式、情绪与认知和情绪与人格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普拉契克情绪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易》由卜筮以求利而发展到以德义建利、生利为重的一部典籍,有一个逐渐转变、衍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论述了《周易》德义利三者的关系,其基本结论是《周易》德、义、利三者是圆成统一的,德以正义,义以定利,利以和义,义以进德;进德修业,使人身心两皆受用,给生民以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营养。但也不否认,《周易》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德义的推崇和倚重。  相似文献   
7.
与“我帮你,你帮我”的直接互惠相比,“我帮你,你帮他”的积极广义互惠,促使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帮助更多的人。与之相反,“我伤你,你伤他”的消极广义互惠,易导致受害者转变为伤害者波及无辜他人。以往研究未探寻到既能促进积极广义互惠,又能抑制消极广义互惠的因素。采用两阶段独裁者博弈任务范式,通过两项实验发现,共情是一个能够起到扩大积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并削弱消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双重作用的特殊变量,其机制在于自我-他人重叠,支持了自我扩张模型。这一研究为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保障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9.
10.
中学生职业兴趣的结构及其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设计适合我国中学生的职业兴趣测验。对309名在校中学生测查结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共存在六个因素,可以解释为现实型(R)、研究型 (I)、艺术型 (A)、社会型 (S)、经营型 (E)和常规型(C),这与霍兰德的六种职业类型一致。但六种兴趣之间的关系与霍兰德的职业六边形不完全一致。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初三以上的中学生的职业兴趣已出现明显分化。年级和性别因素对职业兴趣均有显著影响,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