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环境道德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具体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关于环境道德的要求,为把环境道德规范落实于人们的行动,2002年7月26日,来自全国各地聚集于长沙岳麓山下的研究环境伦理的全体专家学者特发表如下宣言。 凡认同本宣言者 认识到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而且威胁到人类和其他一切生命在地球上  相似文献   
2.
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由于性格特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影响性格发展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联系,又由于性格的发展并非由外在环境因素简单决定的,它们的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的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因此,性格发展规律的研究是心理科学中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著名心理学家、中国共产党忠诚党员、从教62年的杰出教育家、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智贤先生,于1991年3月5日凌晨一时三十分因心性猝死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作为他的学生,我们的悲痛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朱智贤教授,字伯愚,江苏省赣榆人,1908年12月31日出生。1928年师范学校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写过许多儿童教育论著。1930年被保送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任心理学和数育学教师。1936年春,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帝国大学任研究员,并准备攻读博士学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放弃攻读博士学位,毅然返回祖国。  相似文献   
4.
职场寓言ABC     
A长臂猿与红毛猩猩树林里住着两个长臂猿兄弟,他们整天在树枝间荡来晃去。嬉戏玩乐的日子固然愉快,但对于每天只能找到一点点食物裹腹一事,它们一直耿耿于怀。有一次,长臂猿兄弟闲逛到山脚下的动物园,只见其中一个笼子里关着一只红毛猩猩。在红毛惺惺面前,摆了许许多多的水果和食物,令它们垂涎不已。长臂猿弟弟就对哥哥说:“老哥!我真羡慕那只红毛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新形式以及文化的一种新形态,在广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界理论界人士的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一股不可遏止的潮流。认真总结和研究我省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于拓展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促进我省两个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1997年10月在苏州第8届全国心理学代表大会期间,中国心理学会(CPS)决定组织百名中国心理学家参加第2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ICP2000)。ICP2000于今年7月23—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期间,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陈永明教授以及荆其诚教授、张厚粲教授等158名中国心理学家(其中包括88名北京地区代表、43名香港地区代表和25名大陆其他地区代表)与会。在派出代表的90个国家中,我国代表出席人数名列第8位,为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会议程序册,我国共有213名心理学家投送了248篇论文摘要。中国心理学家在会议期间共作了97项口语报告和76次展贴交流。张厚粲作特邀  相似文献   
8.
1 生命伦理委员会的四种形式及其目标 (1)决策委员会和/或咨询委员会 (2)保健专业人员协会委员会 (3)保健/医院伦理委员会 (4)研究伦理委员会 1.1 生命伦理委员会的前提条件生命伦理委员会应该: (1)尊重人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知名学者、中国哲学史专家、西华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耀仙先生于2005年8月30日在家中溘然仙逝,享年86岁。李耀仙先生1920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1938年在重庆南开中学毕业后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先入历史系,后转入哲学系学习。1942年至1943年在成都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其间在成都光华大学兼任哲学、逻辑学讲师。1949年曾任重庆北碚勉仁学院哲学系副教授。1950年至1953年先后在西南农学院、重庆师范学院任政治课副教授。1953年调入四川师范学院工作,任政史系副教授。1956年任南充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1987年晋升…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神经病吗?出差两天回来,到校就听到一个信息:某班一位G同学由学校领导、班主任送回家了。问起,有人则告诉我,他似乎是旧病复发。问及是什么病?答:“仿佛是神经病。”就这样,我算是第一次听到G的信息。但心存疑惑,或许是出于职业心理,第二天我便侧面去了解了一些情况。领导说:“暂时让他在家稳定一段时间。视恢复程度再决定是否继续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