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古典认识论和近代开端时的科学来说,不存在发现与论证之间的关系问题。培根和笛卡儿把发现首先(如果不是唯一)理解为确立新的科学规律。科学家是运用可靠的研究方法,通过逻辑推理,从认识原理中发现新规律的。认识原理按其本性来说是绝对真的。对于培根来说,这种认识原理是通过实验而得到的经验资料;对于笛卡儿来说,这种认识原理是依靠理性直觉说明的最一般的科学原理、原则。对此应该补充说明的是:从认识原理中推导出新规律的逻辑方法,被认为是绝对可靠的,即能保证将真理性特征从前提传给结论。对于培根来说,这种逻辑方法就是消元归纳法;对于笛卡儿来说,这种逻辑方法则是演绎法。因此,认  相似文献   
2.
尽管对完整性问题作过详尽研究,尽管有关论述系统观点以及专门论述完整性客体最重要问题的文献中对完整性问题表现出极大兴趣,然而研究工作者之间仍未取得一致看法。完整系统的地位问题,在我们看来,只有在结构层次概念的范围内,才有可能完全一致地得以解决。下面我们试图指出  相似文献   
3.
苏联学者В.П.安德鲁先科写的《精神文化系统中的人》,于1984年由苏联基辅国立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苏联学术界第一本研究这个问题的专著。该书经笔者译出,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五章,第一章,研究人和文化相互关系的方法论问题;第二章,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三章,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是造就新人的因素;第四章,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精神文化和个性协调发展的若干基本方面;第五章,巩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精神基础和当代的意识形态斗争。  相似文献   
4.
关于劳动对象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注意的一个方法问题,就是要把被定义的概念和它的属概念区别开来。我们把劳动对象确定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决不是把“自然物质”(或说“自然条件”,“自然界”,“自然肥力”、“自然”等等)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自然物质”是劳动对象的属概念,而不是劳动对象本  相似文献   
5.
企业伦理新概念探索罗长海正在深化的企业改革,同时也在转变传统的道德观念,孕育新的伦理原则。本文拟就下述几个概念来概括。一、企业本位道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就没有自身的独立意志,从而就没有以自身为主体的群体道德建设。在深化改革中,把企业推向了市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在获得各种权力的同时,也就要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因此,改革使企业具备了作为道德主体的资格,开创了我国企业本位道德建设的新篇章。所以企业本位道德,是以整个企业为本位的道德,是企业群体道德,包括企业社会道德,企业生态道德、企业人际道德及行业道德等。二、能动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是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原则。由于过去国家对企业统得死、管理过多,使之执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常处于被动状态。现在我国的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决定生产什么,并要接受市场竞争对企业及其产品的权威评判,独立承担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树立的道德观念是以本位利益带动集体利益,提倡通过积极创造本位利益而使集体增收。道德主体的行为是自律的,是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三、差别公正为善。企业改革要打破平均主义;凡在效益不同企业中工作的职工,在同一企业不同  相似文献   
6.
1.导言我想用这个专题报告,来纪念我的朋友Б·Г.库兹涅佐夫。他的著作《理性与存在》,不久前出了英文译本;我再一次感到惊奇的是,他提出的观点,和我现在要讲的东西很相似。库兹涅佐夫集中注意的基本问题,是分析概率和不可逆性在我们的宇宙概念中所起的作用。下面三段引文,可以作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观点的范例。在卢克莱修的长诗中,我们读到: “但愿你在这方面恰恰很熟悉: 那些向来就存在的物体由于自身有重量,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见,既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深奥的哲学问题之一。他们说: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会被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例如,关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就是这样。” 但是,同一个经验事实,在哲学上却往往出现完全相反的理论概括。例如,人会把自然界作为认识对象,可以通过从小范围向大范围、从浅层向深层的扩展过程来认识自然界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这是事实。对于这个事实,我国学术界却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理论概括。有人认为,自然界逐渐被人认识的过程,就是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因此主张把已经被人认识到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文化的兴起,虽然是外国企业文化潮流涌入中国而引发出来的,但它的成因和外国并不完全一致。国外企业文化的兴起,大致有三个原因: (一) 历史时代的原因。国际企业文化潮流,是世界性文明竞争、全面开放、各国相互认真学习管理经验这几个时代特征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文明竞争、全面开放、相互学习的时代,向企业提出了一个不能简单地用资源、财务和技术来应付的挑战,企业文化则是对这种挑战进行应战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三、“历史学派”对鲍波尔认识论的批判所谓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图尔敏、费耶阿本德等等),批判了鲍波尔的划界论;从这方面来的批判,不应该看作是批判鲍波尔科学哲学的某些内部矛盾和不完善,甚至也不应该看作是批判标准实证主义的和鲍波尔的方法论不符合现实的科学史(就象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多次声明指出的那样),而是应该首先看作企图重新审查作为科学模式及其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与教学中,提出了如何正确体现所谓“认识论”和“本体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方法”和“论”的关系问题;建立技术方法论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技术方法论”的提法在自然辩证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