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瑶山生态独特,生产方式滞后,滋生了鬼神观念。鬼神要作祟人间,于是作为沟通人与鬼神灵媒的巫师出现了。师公是瑶族社会的高级巫师,他们在生产生活、疾病生育、婚丧嫁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往瑶族宗教研究,多集中于对瑶族信仰的特质、经典及仪式的研究,而对于师公群体的研究迄今仍付阙如。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以广西大瑶山一位庞姓瑶族师公作为研究对象,对他的信仰与生活进行民族志研究,尝试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瑶族的宗教。 罗宗志,壮族,博士,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广西瑶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刘志艳,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乡人民政府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2.
每逢双月的农历初一至初八,广西马山县古零镇灵阳寺都要举行“佛七法会”.在持续7天的法会中,“六字洪名咒”—“南无阿弥陀佛”拉开了仪式的帷幕,聚焦在此的数千信徒虔诚向佛、皈依佛教,都自发并且严格地参与法会中的每一个仪式.2010年11月5-10日,我们对“佛七法会”仪式作了深入调查,试图通过对法会中的仪式进行解读、剖析仪式背后存在的不由自主的行为认同,以及这种通过仪式构拟出来的情境所具备的无形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