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科索沃问题不仅面临北约、欧安组织、大国等政治军事干预,还受到外部国家、宗教组织、宗教领袖和宗教集团的宗教干预.冷战后发生在科索沃的外部宗教性干预是宗教作为国际关系中日益活跃的复兴型政治元素影响地区安全的重要例证.宗教信仰为特定干预力量提供了可以决定社会支持程度的公开理由.宗教不仅是外部干预的原生主义自变量,还表现为政治利益驱使下的博弈工具.外部宗教性干预本质上属于非传统安全范畴,其动力源演进为维护宗教势力的护教、发展宗教实力的传教以及打击竞争性力量的讨伐异端.一般情况下,外部宗教性干预是国际政治领域干预政策的补充和调适者.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愿景贯穿欧亚,连接着中国和欧洲经济圈。中欧合作内涵和领域都在逐渐深化。极端主义在欧亚大陆是中国与欧洲诸国共同面对的政治挑战。反极端主义涉及到从官方到民间的安全认知、身份认同、文化互动、信息交流、历史记忆交融等国际交往命题。可行的中欧跨欧亚大陆反极端主义合作演化路径从官方、精英、群体细化到个人;合作内涵包含信念、制度、组织和秩序;合作领域从基础合作发展到成熟合作,具体互动模式多样。本文依据"一带一路"战略愿景,对中欧基于信仰合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继而结合欧亚大陆宗教极端主义跨境渗透的现实威胁,探讨中欧之间跨欧亚大陆反极端主义合作的可行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