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脏腑实质的演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脏腑实质的演变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傅延龄陈非脏腑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脏腑理论是中医的核心内容,是中医基础研究的重要主题。研究脏腑有必须首先从理论上明白脏腑的实质。在古人认识脏腑的早期,脏腑是指在结构上相对独立的解剖器官。然而随着中医理...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对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抗生素等,使病情得到缓解。然而,这些药物的长期疗效、副作用等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有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4.
去非 《管子学刊》2001,(4):86-89
东夷就是齐地,东夷齐地古有君子国之称,因而是羲农文化或羲炎文化的发祥地,君子之国,礼义之邦,故为孔墨渊源所自,太公是东夷人,故行“因俗简礼”之政,其通利未之道,而而促成“商品经济的发达”,“极女工之巧”,因而有妇女经商行贾,有“女闾”出现,行商妇女不是娼妓,不当信犬见雪而怪吠。襄公,文姜是私通内秽,无社会性,普遍性,战国秦汉间齐多神仙方术之士,但与“巫儿婚俗”则风马牛不相及,至于“桓公淫骨肉又甚于乃兄”的判谳,可待《书虚》扫除蔽目的一叶。  相似文献   
5.
活体肝移植术虽部分解决了供肝短缺问题,但需从活的供体身上切取部分肝脏,使其承担手术创伤甚至死亡的风险,故存在诸多伦理问题。本文应用质性研究,对7名与活体肝移植相关的不同领域专家及6名手术相关者进行访谈,采用 Nvivo9.0软件辅助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活体肝移植的伦理审查、供体选择及心理评估的相关伦理问题。结果显示,尽管活体肝移植手术仍在全国多家医院进行,目前政府对活体肝移植伦理审查和监管更加严格,伦理审查缺少对供体、受体的心理综合评估。因此,建议建立健全并推广死亡器官捐赠注册系统以增加肝源,减少活体肝移植对供体带来的健康风险,并开发适用的心理综合评估工具,评估结果应列入伦理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6.
视角转换中的社会可靠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可靠主义(reliabilism)是当代知识论的常见策略。它强调信念形成过程、方法或心理能力、心理机制等要素的利真性(truth-conduciveness),试图根据过程的"利真性"来解释知识与确证,并由过程可靠论扩展为"可靠标识的理论"。传统过程可靠论中的认识主体基本未涉及社会性,只强调理  相似文献   
7.
七凡心之形,过知失生。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惟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形不正,德不来;中不静,心不治。正形摄德,天仁地义,则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之谓中得。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知识论、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的经典话题。当我们谈论语境的时候,存在两层意思:首先,语境指在进行解释时的物理或沟通环境,这种环境会为时间、空间、名字、记号、符号所决定;第二,语境指进行讨论所基于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本文中,我们通过预设一种理想语言,来避免对语境在第一层含义之下所导致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我们将从特定的文本语料库构造第二层含义之下的语境。在构造的过程中,我们借鉴数据挖掘领域"聚类分析"的思想,将语境视为基于语句之间互信息的语句聚类。  相似文献   
9.
自然与行为科学对历史与社会科学显示出日益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哈贝马斯从胡塞尔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出发,认为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被扭曲,需要努力澄清理解这些科学的核心要义及辩护的重要性。因此他通过分析知识与人类旨趣之间的关联,试图重构现代实证主义的史前史,并形成五个基本观点,即先验主体的成就在人类这一物种的自然历史中就有其基础;知识起着工具性作用,并超越单纯的自我保护;知识一构成性旨趣在工作、语言、权力中充当着媒介;自我反思之权力中知识与旨趣合二为一;知识与旨趣的统一体在辩证法中证明其自身,这个辩证法带有被抑制对话的历史痕迹,并重构已经被抑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安全依恋启动具有一系列积极心理效应,且表现出启动效应普遍性与特异性的共存。两种属性的区别在于个体非安全依恋风格是否参与调节,这一调节与个体的依恋策略使用和概念联结程度紧密相关。当前,对于安全依恋启动内在机制的探讨集中在情绪缓冲与认知调控过程,本文回顾现有关于安全依恋启动的主要结论与解释,整合安全依恋启动的神经基础,并纳入依恋风格的调节因素,提出一个安全依恋启动的情绪/认知协同作用模型。最后围绕需要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