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易》视野下的管理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界出现的行贿受贿、弄虚作假、价格垄断、环境污染等管理伦理问题。西方科学管理对管理伦理问题的解决显得乏力,《周易》所彰显的人文理念却为管理伦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资源。《周易》的功利价值蕴涵着管理的合理选择;"盛德大业"为解决管理伦理问题指明方向;变易观念为管理创新提供依据;诚信的树立是管理伦理问题解决的关键;"中正"理念起到制约管理伦理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走向世纪之交的中国当代哲学盖勇,徐庆文当代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伴随着20世纪帷幕的徐徐落下,我们将走向新的世纪.面对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中国哲学将如何定位,一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意义的课题。从哲学的现状看,当代中国哲学应着力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第一,处理好政治与哲学的关系。中国当代哲学的历程昭示我们,过分强调哲学的党性和政治价值,片面理解哲学为政治服务口号,甚至将哲学与政治等同起来,对哲学过分干预和不断施加压力,就会使曹竺私大独立性,成为政治的附庸和为政治宣传作论证作辩护的工具。第二,找寻哲学走向现实的关键环节,使哲学从理性抽象过渡到理性具体。必须处理好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既不能要求直接对应,又不能远离实际生活。第三,应淡化一下哲学研究中的体系建构热。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闭门造车式地建构种种体系,是一种浮澡心态的体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认为应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哲学研究,展示哲学的鲢力,这是世纪之交哲学努力的方向。首先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关注现实生活,既是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走向未来的重心与主题,这是它获得恒久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纪之交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开放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