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五十年代以来,曾发表不少文章,从哲学上评论谭嗣同的仁学,有的认为是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唯心主义,有的认为有唯物也有唯心。本文则试图从谭嗣同仁学本义上,探讨一下它在近代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与意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2.
孔子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论,它是孔子思想大厦的一块基石,在历史上开创了注重知识的新学风。孔子的知识论是以知与仁为核心,包括“默识”、“好学”“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一以贯之”、“温故而知新”、名正言顺、知而力行、知与不知、志于道、知人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当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特点、现在与未来,不能不追溯到孔子的知识论。从现代科学发展的水平以及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评价孔子知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寻求建立有民族特色的新的知识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