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广场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的不断发展下,衍生出广场中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各种形态在不同方面也能带给体验者不一样的视知觉体验。设计师要充分了解不同人群一系列的行为反应,对各种形态也需要有良好的认知与把控能力。文章重点分析广场当中多样的形态运用在多方的设计上给不同人带来的各种视知觉方面的感受,分析形态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满足使用者的行为需求,从而设计出具有更好体验性、人性化特征的广场。  相似文献   
2.
一、节日与庆典 节日与庆典是人类化现象中最具有喜庆意味的,每个民族都在它们的节日中尽享欢娱和畅快;人们常以自己认为最能够抒写情怀、表达喜悦的方式去欢度他们的节日,这些节日经过祖祖辈辈历史的传递和继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庆典活动,人们用那些形式各样的庆典活动以彰其喜和乐。在人们的心目中,节日和庆典是人生最喜悦的事,也是最值得记忆和留念的。  相似文献   
3.
沙滩位于著名的历史名城遵义市东八十里的乐安江畔,今属遵义县新舟镇。  相似文献   
4.
1986年11月18—20日,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如何理解列宁关于物质范畴的定义问题展开了一场论争(参见《哲学科学》1987年第5期)。争论表明,对列宁的定义可以区分出两种极端的解释:一种认为物质是实物客体;另一种认为物质是在人的实践背景上才能得到解释的社会范畴。此后本刊信箱的调查表明,这两种极端的观点在学术界均有自己的坚定拥护者,而且人们就此发表了一些饶有趣味的见解。本刊登载的弗兰楚佐娃、彼得洛夫的父亲(1988年第7期)和尤尔钦科的文章就是这种多元论的结果。这引起人们对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问题产生更大的兴趣。现在已十分清楚了:人们一直坚持甚至更加强烈地要求从学术上,也可以说从社会方面重新研究这一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对于研究这个问题的人们来说,以往的年代并未白白流逝。现在我们就选用几个人的发言。我们认为,他们仅想把已在苏联科学院哲学所争论中的发言者和在本刊著文者的观点向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