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传教目的,宗教政治因素难以区分 天主教在华传播,引起许多中国人的强烈抵制和反对。明万历年间,南京礼部侍郎沈漼上疏,总结了天主教的“罪状”:第一,修订历法,不合天道;第二,反对祭祖,破坏孝道;第三,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且财源来路不明;第四,召聚信徒,结交士大夫,图谋危害国家。他的上疏,引发了中国天主教史的第一起教案——南京教案。清康熙初,杨光先上《请诛邪教状》,说传教士“依西洋新法”是“暗窃正朔之权以予西洋”,指责天主教是邪教,由此引发“历狱”。沈、杨二人的言论,代表了反对天主教的主要观点。那么,早期传教士在华传播天主教,究竟有何目的呢?  相似文献   
2.
李明彻考评     
甄鹏 《宗教学研究》2007,73(3):54-56
李明彻是清朝著名道士、学者。除冼玉清在20世纪50年代的一篇文章外,迄今学术界尚未对李明彻及其科学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对李明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并加以考证;对《圜天图说》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同时有一些新发现:《广东通志》中的所有绘图为李明彻绘制,而不是一般认为的舆地略7卷;朝斗台在李明彻科学研究过程中基本没起作用。有必要重新认识李明彻的成就,并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甄鹏 《中国道教》2006,(2):24-25
一、李明彻生平事迹李明彻,清朝道士,字大纲,一字飞云,号青来,广东番禺人。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幼天姿聪敏,过目成诵,人以大器期之。不事举业,好从方外游。年十二,于罗浮山冲虚观入道。善绘西洋画。三十多岁时,逢某大官欲以洋画进贡,求善画者,众人推荐明彻。画成,随官船北行。到京师,拜访钦天监监正。得其传授,学问大进。回到广东,因为澳门为外国人士会集之处,通晓翻译的人多,于是到澳门与欧洲人研究天文、地理。著有《圜天图说》及《续编》五卷,并为阮元版《广东通志》绘图,阮元称为张宝、傅仁均之后一人①,并打破今人不入史的传统,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