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当代社会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正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怀着浓浓的乡愁寻找梦幻般的精神家园。与此同时,今天的科学大师也在对真理的无穷寻觅中呼唤着近乎宗教哲学式的人文情感。 虽然众所周知的常识是:艺术与科学、技术工程与人文伦理是专业化教育思想下的有益分野,可令人感叹的是,当我们面对爱因斯坦、罗素、波普尔、莱布尼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失败曾经让人失去过一个职业的话,那么,斯基欧·兹曼就是其中的一个。1984年,美国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要他负责扭转公司的销售局面。那时相对于百事可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量逐渐下降。兹曼的战略是改变可口可乐公司的配方,给它贴上“新可乐公司”的标签,并制造新闻效应。这一举措,导致有损他个人形象的重大错误,就在于没能将可口可乐公司的老产品推上市场。 结果,新可乐产品成了最糟糕的销售物。79天后,老配方的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重新回到了超级市场的货架上。并作为一种经典的可乐产品销售。一年以后,兹曼带着全身心的创伤,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可口可乐公司。  相似文献   
3.
在与家人团聚的晚宴上,BP机忽然响起,为处理一件紧急的事,你只好别妻儿;在证券交易市场,你急切地注意着电子展示屏上的股票指数变化.再不能象另一些人一样悠闲地品茶看报……周未已无轻歌漫舞;八小的以外已不再悠闲自在,因为你属于商业社会里的一种特殊的人群──公司人。每当看到被日本企业文化界称之为“公司人”的这类群体,我总想起美国一个名叫哈默的著名企业家说过的话:一个人一旦投入了生意,就象搭乘了一列永无终点的火车,无论你情愿与否,你都不得不将自己的精神、意识、情感投掷千这一茫茫商海中。这种“准工作狂”的…  相似文献   
4.
圣贤的寂寞     
参加杨红莹演唱会的观众比听钱钟书学术讲座的人多,周润发的崇拜者可能是杨振宁的几倍,无怪乎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早就一语道破似乎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自古圣贤皆寂寞.其实,圣贤们真的甘于寂寞么?即便是这位才高八斗的风流才子,平生仍不想仅仅以诗传世,一语“长风破浪会有时”张扬出内心渴望出将入相的仕途梦想,也道出了无人赏识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学术之间     
教写作理论往往写不出好作品,谈政治学原理的人往往做不成官,如果有经济学家对着失望的暴发户们辩解道:“我讲的是货币如河流通的原理,不是告诉你如何发财的。”保不定会引来他们的嘲笑。同样的尬发生在自己身上,作研究生时,念的是语言学方向,友人眼里以为我辈定然伶牙俐齿,不料天天见桌面上只堆一些诸如《“的”字在古代的异读》之类的用友人的话来说是“鬼也读不懂”的书,心想岂非要读过了人不成,好在导师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一语道破了末八门的我思想之茫然:我们要搞的是学,是从理论上分析语言,不是术,不是谈语言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6.
智者的孤独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想到了这样的一类特殊人物和他们特殊的人生:经剪刀学之父牛顿,幼年父亲早逝,田亲改嫁,自己从小生活在一个荒芜的牧场,养成了孤独沉默的个性……惊世骇俗的哲学大师尼采,上小学时总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堂前的草坪间手捧《圣经》看着两天的彩云避思二想……蜚声世界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在年过半目菩问他表日:“我实在是个孤独的旅客—…·我从来没有属于过我由田及缅甚至我的索人。”1906犀,奥地利物理学前波尔西自带着无可8状的化部和音问,在一片深山老林中无缘无故地结束了自己天才的一生。谁曾想过,就是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