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毅  纪婷婷 《心理科学》2021,(2):412-418
不断加剧的经济不平等问题对个体和社会有着巨大危害,然而人们对经济不平等却有着较高的容忍性。基于个体心理的研究证据,本文提出认知和动机双重路径模型来解释个体容忍和支持经济不平等问题。在认知路径上,个体倾向于低估当前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和将经济不平等评价为公平的;在动机路径上,个体预期经济不平等将带来自我利益的增加。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整合多重心理机制间的关系,并探索有效干预手段以增加人们对减少经济不平等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经济不平等是影响阶层流动感知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经济不平等可能抑制、也可能提升阶层流动感知。在梳理两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经济不平等影响阶层流动感知的作用机制模型。经济不平等可能通过影响不同的心理过程,继而对阶层流动感知产生抑制或提升作用;此外,两者关系也会受到微观个体因素和宏观社会因素的调节,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模式。未来研究应进一步考察和完善经济不平等影响阶层流动感知的整合模型。  相似文献   
3.
利他惩罚是指个体为惩罚违反社会规范的人而自愿个人支付成本,它在人类合作演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认知控制"与"情绪满足"被用来阐述利他惩罚的产生机制。而神经层面的研究也发现,利他惩罚主要涉及以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为主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和包括纹状体、内侧前额叶皮层以及脑岛等脑区在内的情绪驱动系统。此外,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可能是利他惩罚行为发生的神经生化基础。未来研究除了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与整合利他惩罚的发生机制、神经机制、基因机制以外,还应注重利他惩罚在自然情境下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阳 《天风》2009,(5):52-52
辽宁省沈阳市砂山教会盲人事工部成立于2005年12月23日,现更名为光明团契.多年来,团契努力为沈阳市沈河区、和平区、铁西区、大东区、东陵区,皇姑区的视障基督徒服务,传播基督的爱,取得了可喜成绩.砂山教会设有圣诗班、探访组、接站组、祷告组、读经组、服侍组等6个事工小组,每周二有查经聚会,每周日有主日礼拜.同时,在沈河区、和平区、大东区(2个)、东陵养老院、黄姑区建立了6个查经小组,主要面向不方便参加主日礼拜的信徒,帮助他们学习查经.光明团契现有成员200余人,50位义工.其中3啦是视障人士.  相似文献   
5.
王阳  温忠麟  付媛姝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1):1961-1969
常用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存在一定局限, 如χ 2以传统零假设为目标假设, 无法验证模型, 而RMSEA和CFI等描述性的拟合指数不具备推断统计性质, 等效性检验有效弥补了这些问题。首先说明等效性检验如何评价单个模型的拟合, 并解释其与零假设检验的不同, 然后介绍等效性检验如何分析测量不变性, 接着用实证数据展示了等效性检验在单个模型评价和测量不变性检验中的效果, 并与传统模型评价方法比较。  相似文献   
6.
系统合理信念反映了人们的系统支持态度,即对社会系统公正性、合理性、正当性的感知,以及相应的支持和维护社会系统的态度。以往关于社会不平等与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关系形成了两种对立的理论观点。一方面,社会认同理论等自利取向的理论认为,严重的不平等不利于低地位者维护自我及内群体利益,因此会损害其系统合理信念;另一方面,系统合理化理论却提出,在不平等更极端(而非平等)的社会中,人们(甚至是低地位者)反而更可能合理化不平等,表现出更高的系统合理信念。实证研究中,两种观点分别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但同时也面临很多质疑。 面对上述分歧,本文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解释框架,即“社会不平等影响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双路径模型”。该模型认为,自利取向理论与系统合理化理论其实并不矛盾,而是共同解释了不平等与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关系的“全貌”。因此,理论争议的焦点不在于不平等究竟增强还是减弱低地位者的系统合理信念,而在于分析不平等增强或减弱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不同条件(即认知基础)及其内在机制(即动机基础)。 第一,在认知基础方面,不同于以往研究仅关注不平等“量”的程度及其与系统合理信念的线性关系,该模型认为还应关注不平等“质”的差异及其不同效应,即关注低地位者对不平等的认知过程。一方面,严重的不平等损害低地位者个人或群体的现实利益,构成一种现实威胁;另一方面,严重不平等的社会现状与人们关于社会系统公正性、合理性的信念相冲突,构成一种象征威胁。 第二,在动机基础方面,低地位者的自利动机与系统合理化动机分别使其反对或维护不平等现状,且两种动机彼此冲突;不同于以往研究采用对立视角考察两种动机,或是过于强调二者之一的作用;该模型认为,两种动机是并存的,相互之间并非全或无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厘清二者发挥作用的条件,即什么影响二者孰强孰弱,又是什么决定了何者发挥主导作用。 第三,区分不平等“质”的差异是厘清自利动机与系统合理化动机如何发挥作用的关键。换言之,不同动机为低地位者反对或维护不平等现状提供了动力,而何种动机发挥主导作用则取决于低地位者如何对不平等进行认知。具体而言,当凸显不平等在个体或群体水平的现实威胁时,更可能激活低地位者的自利动机(进而抑制其系统合理化动机),继而损害其系统合理信念;而当凸显不平等在系统水平的象征威胁时,更可能激活其系统合理化动机(进而抑制其自利动机),继而增强其系统合理信念。 “双路径模型”通过分析不平等影响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不同认知基础,进而厘清不同动机的作用,将以往研究中看似矛盾的结论整合于一,为理解不平等对低地位者系统合理信念的影响、解释两种理论的“分歧”提供了一种整合框架,需要未来研究进一步检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性面孔失认症是指个体在童年期就开始表现出来的一种终生性面孔识别缺陷,其不能归因于智力衰退、情感障碍、物体识别困难以及后天性脑损伤.发展性面孔失认症涉及的认知机制包括面孔特异性机制、构型加工障碍、面孔探测、面孔记忆和面孔身份识别.此外,该面孔失认症的神经网络由核心神经网络和延伸的神经网络组成,前者与面孔选择反应和记忆表征有关,后者主要负责面孔知识表征、面孔长时记忆和面孔工作记忆.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完善延伸的神经网络、拓展其认知网络;进一步明确面孔探测与发展性面孔失认之间的关系;考察发展性面孔失认症的基因基础、加强其发展性研究以及推动康复工作的展开.  相似文献   
8.
阶层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相对位置的变化。人们普遍预期,向上流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然而近期研究也表明,向上流动还可能损害个体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使人们低估和容忍社会不平等,并反对再分配。地位认同、贫富归因倾向以及系统公正信念能够解释向上流动的双刃剑效应。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澄清向上流动感知的具体表现,深入考察向上流动影响的心理机制,探索促进阶层流动积极效应发挥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洁  温忠麟  王阳  崔佳 《心理科学》2019,(4):913-919
采用幽默风格量表(HSQ)、领导成员交换量表(LMX-16)和团队内部学习问卷,以325名事业单位员工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领导幽默风格和团队内部学习、领导成员交换的关系。结果发现:(1)亲和型领导幽默和自强型领导幽默正向影响团队内部学习,嘲讽型领导幽默和自贬型领导幽默负向影响团队内部学习。(2)亲和型领导幽默和嘲讽型领导幽默对团队内部学习的影响完全通过领导成员交换起作用,自强型领导幽默对团队内部学习的影响部分通过领导成员交换起作用。(3)自强型领导幽默与嘲讽型领导幽默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对团队内部学习的影响都大于亲和型领导幽默;自强型领导幽默对团队内部学习的直接效应大于自贬型领导幽默。  相似文献   
10.
王阳  温忠麟  李伟  方杰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8):1715-1733
新世纪前20年, 国内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研究主要涉及5个主题:模型发展、参数估计、模型评价、测量不变性及特殊数据处理, 特别是模型发展方面(即SEM的各种变式)有较多成果。对每个主题, 在简述背景知识的基础上, 系统总结了方法学研究发展及成果。最后也讨论了SEM的国外方法学研究进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