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工作记忆的神经振荡机制研究是当前记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那么, 神经振荡仅仅是工作记忆过程的伴随现象, 还是直接参与并调控了工作记忆的加工过程?已有研究发现, 大脑内部的神经振荡活动在外界节律性刺激的驱动下, 逐步与外界刺激节律相位同步化, 这一现象被称为“神经振荡夹带”。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干预研究基于此现象, 对大脑局部脑区施加节律性磁、电刺激, 进而调控工作记忆过程中特定频段的神经振荡活动、跨频段的神经振荡耦合或跨脑区的神经振荡相位同步, 为神经振荡参与工作记忆加工提供较为直接的因果证据。未来研究需考虑从脑网络的角度出发, 调控多个脑区之间的神经振荡活动, 进一步考察神经振荡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此外, 还需注意探索和优化rTMS/tACS调控工作记忆的刺激方案, 并辅以客观的脑电记录, 提高该类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 最终达到提高工作记忆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