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永寿、黄陵、耀县等地发现多座高句丽移民参与刊造的佛教造像,为探寻北朝时期关中地区高句丽移民族群活动轨迹提供了重要线索。关中地区高句丽移民并非来自北魏平城,而是三燕迁徙至河北地区的高句丽人,又被前秦掠至关中地区。聚集在关中地区的高句丽移民通过佛教造像活动,与其他族群成员结义成社,离族杂居,建立拟制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进行族群交流,最后融合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2.
清华简《皇门》篇"惟正[月]庚午,公■(格)才(在)■门"句,揭示了周公训诰的时间及场所问题,于周初史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皇门》篇所载训诰应是周公致政后的第一次训诰,时间在周公摄政五年后,成王即政元年的正月庚午;地点为■门,即库门,也就是作为宗庙南门的库门,此与传世本《皇门》篇中代表宗庙之门的"闳门"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3.
隋吴通墓志,近出河南洛阳。墓志盖刻有八卦符号及劝诫后世掘墓者镇墓文字若干,墓志正文四周刻有后天八卦及筮数互体卦画符号,配以隶书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等干支,志文格式及部分文辞内容来自陶弘景《真诰》,为他志所罕见,对于探讨隋初道教发展状况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关于吴通墓志所反映出的道教文化内涵,推测其形成缘由有二:一,道教参与丧葬活动由来已久,墓志与镇墓文结合有其历史渊源;二,隋初道教兴盛,茅山宗的上清法经北传,并逐渐成为北方道教主流,加之吴通本人信奉道教,故其墓志刊刻取法道教经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