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以300个三至六年级双亲家庭中的儿童和母亲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版和家长版教养方式问卷、父母与同伴依恋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通过响应面分析法探讨了母子感知到的教养方式差异与儿童抑郁的关系,并使用标准分差法计算感知差异,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母子依恋是否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母亲感知到的权威型、独裁型教养方式显著高于儿童感知,而纵容型教养方式则显著低于儿童;(2)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母子感知差异正向线性预测儿童抑郁,独裁型教养方式的母子感知差异负向线性预测儿童抑郁,纵容型教养方式的感知差异对儿童抑郁没有显著预测作用;(3)母子依恋质量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母子感知差异和儿童抑郁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独裁型教养方式的母子感知差异对儿童抑郁的预测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自伤行为的关系,以及友谊质量和反刍思维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网络受欺负问卷、友谊质量问卷等对180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网络受欺负对自伤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友谊质量和反刍思维共同调节二者的关系,即在低友谊质量高反刍思维的情况下,网络受欺负对青少年自伤行为有明显影响。提示心理干预者要注意帮助网络受欺负者寻找同伴友谊情感支持和构建理性健康认知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包括2个实验,实验1对60名青少年、实验2对87名青少年进行行为实验;研究二使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中学生羞耻感量表以及中学生内疚感量表等对723名普通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行为实验的结果显示,内疚感和羞耻感均能有效诱发青少年的自伤行为,而自伤行为能有效缓解青少年的内疚感和羞耻感;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少年自伤与内疚感有明显的负相关,与羞耻感有明显的正相关。因此,维持青少年自伤行为自我惩罚功能的情绪条件是羞耻感,而非内疚感。  相似文献   
4.
彭运石  李璜 《心理科学》2016,39(5):1275-1279
说明心理学以心理、行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发生机制的说明为己任,其发展先后呈现出心理-心物关系的说明、刺激-反应关系的说明、认知心理-神经机制的说明、进化心理机制的说明等形态,在方法论上则带有鲜明的科学主义特征。它致力于人的自然本性的研究,构筑了作为自然科学的心理学样态,与理解心理学一道推动了心理学的独立、成熟。未来心理学还需摒弃蕴含于说明心理学与理解心理学之中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确立心理学的整合视野。  相似文献   
5.
PTSD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PTSD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随着国外对PTSD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文章对中国PTSD的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基础、病因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3个行为实验考察了社会排斥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实验1发现,社会排斥和自伤经历能明显增加青少年的自伤时长(假设1);实验2进一步验证假设1,并验证了羞耻感的中介作用(假设2);实验3验证了认知重评对羞耻感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假设3)。结果表明,社会排斥通过诱发羞耻感影响青少年自伤,但采用认知重评的情绪管理策略能够有效阻断羞耻感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为青少年自伤的认知干预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通过3个实验从信息凸显的角度探讨红色图形对健康行为的助推作用。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采用星号图和直条图,通过操纵图形颜色或装有实验材料的信封颜色,以探讨数量信息表征方式(图形 vs. 数字)及颜色(红色 vs. 蓝色、黑色或白色)对健康风险回避行为的影响。实验三将针对宫颈癌疫苗接种这一健康行为,采用更加形象的人物杆形图进一步考察在不同决策框架下(损失/收益)红色图形能否有效助推个体的健康行为意愿。结果发现,在损失及收益情景下,红色图形均能稳定助推个体的健康行为,但当用信封颜色操纵颜色背景时,红色的影响力会降低。结果支持:红色图形可有效助推个体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法对湖南省6所中学2800名学生进行调查,探究家庭无效环境和青少年对父母冲突的认知评价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自伤间的序列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冲突程度与解决情况能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自伤。(2)冲突程度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有2条路径:直接影响及家庭无效环境的中介作用。(3)解决情况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有4条路径:直接影响,家庭无效环境的中介作用,涉己冲突的中介作用,家庭无效环境与涉己冲突的序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基本适应目标与决策原则的功能分析,致力于心理过程多维度的动态考察,动态进化心理学在坚持适应主义原则基础上,将基因与经验、环境同时纳入心理发展解释框架,更为彻底地贯彻了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进化心理学的局限。但由于忽略社会实践的作用,它所展示的更多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发展图景,对心理过程的动态分析亦难以挣脱形而上学的桎梏。  相似文献   
10.
王玉龙  苏慧娟 《心理科学》2022,45(5):1243-1250
为考察青少年抑郁与自伤的双向关系及亲子沟通的调节效应,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问卷、流动中心用抑郁量表和亲子沟通量表对595名初一学生进行为期10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初一到初二,抑郁呈增长趋势,且性别差异显著,而自伤的增长趋势不明显,但到初二后表现出了明显的性别差异;抑郁和自伤的同时性相关和继时性相关均显著;前测抑郁对后测自伤有明显的预测作用,但前测自伤对后测抑郁的预测作用不明显;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在前测抑郁与后测自伤水平之间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