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样性的统一同事物的运动发展密不可分。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总的趋势是发展程度越高,多样性就越丰富;而多样性越丰富,也就标志着自然界的发展阶段越高,人类社会越进步,越文明。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2.
王榕  陈小异  杜雪  蒋军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269-2277
近年众多研究表明,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tVNS)作为一种新型、非侵入式的神经调控技术对个体的抑制控制功能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发现, tVNS对抑制控制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系统(LC-NE)的活动和神经递质GABA的浓度来实现的。然而, 目前对tVNS调控抑制控制的神经机制仍存在诸多尚未明确的问题。未来研究在进一步优化tVNS的刺激参数后, 可以从tVNS对抑制控制能力受损群体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如何实现和增强tVNS长期积极效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和心理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日常烦心事对个体心理适应的作用过程,并探讨生命意义感是否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采用纵向追踪方式对153名大学新生进行新近生活经历问卷、压力知觉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心理适应的测量。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在日常烦心事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拥有意义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但追求意义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日常烦心事会通过压力知觉影响个体心理适应,拥有意义对个体心理适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苗元江  余嘉元 《心理科学》2003,26(3):535-535
要了解当代心理学就不可不了解心理测量,心理测量学是科学心理学的重要支柱,是心理学走向应用的有力工具,也是现代心理工作者必备的核心要素。最近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瑜教授主编的《心理测量》(2001年),凝聚了作者数十年心理测量研究与教学功力,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充分反映了心理测量学科的完整风貌以及最新进展,具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5.
对《管子》学术思想的研究,长期以来存在冷落局面,或者把话说开一点,对齐文化研究,存在冷落局面,这是不公正的。山东号称“齐鲁之邦”,是因为山东既有齐文化又有鲁文化。齐文化有齐文化的特色,鲁文化有鲁文化的特色。能不能这样说,比较而言,齐文化更尚法制,鲁文化——儒学更尚礼治。东齐、西鲁的合璧、交融构成了齐鲁文化,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6.
随着四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其内部结构也日益多层次、多极化。分析我国现阶段工人阶级的结构,有如下几个问题需要探讨。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人阶级? 恩格斯曾经指出:“无产阶级是指现代雇佣工人阶级,现代雇佣工人是没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面对启蒙运动所造成的个体与共同体分裂的现代社会困境,黑格尔以其合理性的原则致力于实现主观自由与客观自由,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和解。这种"和解"需要"伦理"的内在支撑,即市民社会的成员为了促进并维持基于"理念"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必须恪守一套义务,参与共同体的生活;而共同体也致力于充分实现个体自身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达到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宁波市四所中学初一至初三共537名学生为被试,以问卷调查法考察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关系,同时探讨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作用是否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结果发现:(1)心理韧性在父母婚姻冲突与青少年抑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社会支持调节了父母婚姻冲突通过心理韧性影响青少年抑郁情绪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婚姻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内部机制,对增强青少年心理韧性的强度以及减少抑郁等情绪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乡村卫生一体化的顺利实施,进行了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双重身份的乡镇卫生院容易凭借其优势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对一体化建设既促进又损害.在对其不利的制约中,除传统的监管力量外,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背景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显现是制衡其弊端的一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这一概念十分符合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本质。费孝通认为,中国的整个基层社会结构式差序格局式的,而不像西方国家“团体结构”的。这样的差序格局是中国农村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形态的反应,同时也影响了乡村人际关系与互动,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既而对乡村的政治,文化也起到了深刻地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与内涵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