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佛堂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宗教活动空间,嘛呢康是以村落为单位的宗教活动空间,而寺院是以多个村落为单位的宗教活动空间.每一个信仰藏传佛教的群众,都会在每天或特定的时间穿梭于这三类宗教活动空间之间,以特有的仪式、仪轨画着一个又一个的圆,祈祷来世的幸福、生命的永恒.文章通过考察藏区的这三类宗教活动空间,试图用同心圆理论来阐释藏区宗教活动空间之间的运行与联系.每个家庭的佛堂构成了这个同心圆的最大圆,每个村落的嘛呢康构成了这个同心圆的较小圆,各地的寺院则组成这个同心圆的最小圆.一切的宗教活动使得这个同心圆结构具有向心、离心、,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敦煌文献S.2165号《思大和尚坐禅铭》中的思大和尚,传统观点或认为是南朝南岳慧思和尚,或认为是唐代青原行思禅师。本文通过对敦煌文献S.2165号文本的宗派属性分析,认为它是南宗顿悟禅青原系的钞本;通过对《思大和尚坐禅铭》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认为其主旨与慧思和尚的精神不相吻合,却恰好反映六朝至唐初南宗顿悟禅修行理念记载的自然过渡。因此,敦煌文献S.2165号中的思大和尚,指的是唐代禅宗七祖青原行思,而不是南朝天台宗二祖南岳慧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