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感通与视觉之辨是《庄子》的重要论题。作为《庄子》文本与义理的双重开端,鲲鹏寓言鲜明地展现了作者对视觉的抑制和对感通的追寻。具体而言,鲲鹏与蜩鸠分别代表了感通式存在方式与视觉性存在方式,扬鲲鹏、抑蜩鸠的思想旨趣在于以与物相感的共在式生存超越视觉性的对待式生存,并以基于感通的一体化思维超越基于视觉的对象化思维。进而言之,在视觉扩张的现代社会,超克视觉中心主义成了哲学家的重要关怀。在这一背景下,《庄子》的感视之辨有助于克服当代社会奠基于视觉的思维方式与生存方式,有助于思考并实践一种基于感通的与物共在的可能性。与物相感共在既不是宰制万物,也不是离弃万物,而是既守护着万物,又守护着自身,与物两不相伤而达至逍遥之境。此外,《庄子》感视之辨所展现的具体性以及对自身的反思与辩护对当代哲学的推进也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