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学斌 《管子学刊》2009,(1):42-45,57
晚清以降。诸子学走向复兴。作为其中重要一支,《管子》一书也摆脱以往“德主刑辅”、“以子证经、史”的边缘地位,受到广大士人、学者的关注。大致而言,晚清的管子研究经历了“通子致用”、“援西释管”和“改塑管子”三个阶段,逐渐完成了由古典向近代的学术嬗变。  相似文献   
2.
第四部分 佛家偶像是佛教教义的符号。五台山诸多文殊菩萨圣像,不仅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佛教教义,而且体现了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在教义、教理、教规上存在的种种差别。藏传佛教的文殊菩萨成像是五台山文殊菩萨形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佛家言讲,文殊菩萨“顶结五髻,以表大日之五智;手持剑,以表智慧之利剑;驾  相似文献   
3.
王学斌 《管子学刊》2010,(1):25-28,49
有清一代,《管子》校勘领域有着鲜明的学术传承。王念孙、陈奂、丁世涵、戴望三代学人,秉持乾嘉考据学之方法,致力于《管子》校雠事业,为后世的管子研究提供了扎实可信的文献基础。故对这一学术系谱进行考察,既可认清其在管子研究由古典向近代的学术转型中之地位,亦能借此个案了解清代子书校勘之命运。  相似文献   
4.
第二部分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多种形象,不仅具有显明的思想性,独特的艺术性,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性。不同时代的不同文殊菩萨形象,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点,如雍容富丽型,深沉委婉型,俏丽清新型,刚劲洒脱型,等等。这种特点,从纵的方面讲,带有时间性;  相似文献   
5.
文殊赞(一)智德巍巍七佛师,金猊为座六铢衣。因中曾受迦文记,报尽还从净土归。(二)眇眇童真,弱龄启蒙。含英吐秀,登玄履峰。神以道王,体以冲通。浪化游方,乃轨高踪。流光遗映,爰暨兹邦。思对渊匠,靖一惟恭。灵襟绝代,广落尘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