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若说白体诗“在朝”,晚唐体则“在野”,一“显”一“隐”,笼罩宋初诗坛。宋初晚唐体之谓,首见于南宋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以时而论,则有建安体……元和体(元、白诸公)、晚唐体”,特指九僧、林逋、魏野、寇准等,专事仿效唐贾岛、姚合一脉,取材狭窄、工偶精对,以苦吟不缀、幽奇僻景著称之诗派。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影响下,书法家大多有文人的情怀,而书家是否具有诗词素养,对于其作品的精神内涵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苏轼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道:“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可见他非常注重书法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即诗词的内容。“墨冢笔池均细事,古人交道在文章。”书法到底是属于艺术范畴,还是属于文化范畴,对这两者认知的偏好,会形成“书家”和“书匠”的本质区别。诗与书也是密不可分的,好的文章以书法为依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