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方绘画在写实领域,发展到库尔贝和米勒,几乎达到了极致的境界.但是,随着照相技术日益完备,摄影向传统的写实主义发起了挑战,这使传统的绘画艺术陷入绝望的深渊,一时间传统艺术将走向何方成为艺术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在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中,艺术家渐渐地领悟到准确而细致的模仿,并不是真正的艺术.这时,一些艺术家开始将目光转向东方,从埃及的瓶画、非洲的木雕、日本的浮世绘,以及中国的瓷器上的图案中汲取营养.例如莫奈,他收藏了许多日本浮世绘作品,并从这些画作中汲取营养.正因为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穿着日本和服,拿着日本扇子的舞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马蒂斯也同莫奈一样,开始从东方艺术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尤其对日本和中国艺术充满了很大的热情,从他的画作中也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东方的气息.他曾说"我对东方绘画情有独钟,我的灵感常来自于东方艺术",并且他不止一次地表白要"效仿中国人".他敏锐地察觉了日本浮世绘版画和中国敦煌壁画平面、单纯的色彩表现力,他又将东方绘画中抽象的表现、自然主义的宇宙情怀、唯美个性主义的人文情怀融入到他的创作中,最终形成了以表现为核心,以自然为对象,以抽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为手段,以传达宁静和谐的情感为目的的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在东方文明里找出共同的精神并获得新的灵感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绘画理想,在宁静中找到了永恒.  相似文献   
2.
"苗图"的视觉范式与其所处时代背景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结构关联,其图像与文字的空间组织与建构基于各少数民族族群的"集体无意识"和其原生的族源情感,同时又受到清帝国处理"苗疆"边务和文明进程的影响,最终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文化意义指向。这种"图文互译"的视觉范式是18至19世纪中国南方(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的图像再现与视觉表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