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9·11事件”以后,欧美学术界出现了一大批对恐怖主义进行反思的学术著作,学者们越来越多地把关于恐怖之原因的探讨逐渐由经济政治的层面引向宗教和哲学的层面。其中出现的一本著作格外引起我的注意,这部著作是《恐怖时代的比较哲学和宗教》(Comparativ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nTimes ofTerror),编者是美国学者道格拉斯·艾伦(Douglas Allen)。此书共收录了15篇论文,这些论文中的大部分是从“亚洲和比较哲学学会”2003年5月23—30日于加利福尼亚举行的“恐怖时代的比较哲学”学术会议中筛选出来的。担任该学会会长的道格拉斯·艾伦…  相似文献   
2.
儒教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继愈同志所撰《论儒教的形成》(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以下凡引该文,只注页码),是一篇系统论述儒家演化成儒教(宗教)的文章。该文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们经过初步研究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试答无法回答的问题让·多尔梅松著萧俊明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去年在巴黎以“我们不知道什么?”为主题召开了第一届哲学座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第欧根尼》第169期刊登了一些与会者的论文。第二届会议于1996年3月27—30日召开,讨论的问题如同前一届一样...  相似文献   
4.
抽烟有时是内心不安思想矛盾的外部表现,未必纯系尼古丁成隐所致。它是一种主动缓冲调节行为。在当今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人们用抽烟来消除社交活动和生意谈判中的紧张状态。例如证券交易所内的股民都会感到紧张,尽管抽烟对内在环境影响较大,但不少人还是通过抽烟来掩饰其内心焦虑。即使不抽烟的人也需要得到某种安慰,其典型动作通常包括:修饰动作、咬指甲、搔头皮、抓头发、摆弄领带、用手指轻弹,或用脚尖轻敲地板,不一而足。了解抽烟姿势的含义对于评价人的态度有重要作用。因为抽烟是一种可以预测的礼仪方式,可为我们了解他人态度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佛教文明的交流性是佛教思想文化的一个本质性特征,是佛教文化成为全球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基础.但是对于佛教思想交流性本质的发掘与论证,还需要系统地学术探索与建构.以释迦牟尼及原始佛教思想的交流性问题为核心议题,分别从以生命为本位问题的佛陀哲学观,以慈悲、无常、无我为主轴的佛陀真理观,以"四大教法"为思想原则的佛陀诠释观...  相似文献   
6.
缄默与内疚虽然贩卖黑奴的历史在世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直到1930年以前,却从未有人对它进行过科学的研究,甚至在那以后也很少有著作或文章论及这个问题。[1]不过,从19世纪开始,这段历史曾成为某些热中于耸人听闻的出版物讨论的焦点,但它们也只是着重对少数极为震撼人心的事件作出一般性的说明。[2]人们心照不宣,闭口不谈这个问题,仿佛西方社会仍然为这些事情而蒙耻。而非洲对此也同样保持缄默,似乎同意抹去所有关于同谋者的记忆。在过去20年内,情况开始有所变化。此间举行的几次国际研讨会曾使黑人和白人历史学家会聚一堂。[3]在南特举办…  相似文献   
7.
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图画辅助程序和图示评定量表,对四个年龄组80名儿童的分离焦虑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随年龄增加,儿童分离焦虑逐渐下降;(2)3—5岁儿童分离焦虑最高;(3)儿童直接分离焦虑高于间接分离焦虑;(4)直接分离与间接分离情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两个“旗敖包”祭祀仪式的田野研究,着重对祭祀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仪式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考察,探讨敖包官祭作为一种传统,在今天如何完成意义演变与价值重构,旨在说明仪式及其意义通过祭祀过程所构筑的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来表达。敖包官祭作为一种象征,通过民众的参与,完成了从神圣秩序到世俗秩序的转换,并在此过程中,凸显了敖包祭祀的文化价值。 王伟,鄂温克族,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程恭让,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9.
生活偶感     
风筝 有时候纸做的架子 也能够高高在上 蝉 口号喊得不低 却从不务实 风铃 借助他人的力童 扩大自己的影响 时间 谁珍惜她,她就慷慨地给予 谁轻淡她,她就风一样走开 河水 之所以奔流不息 是因为有向拄大海的梦想 无花果 没有花季的炫难 却有金秋的收获 菊 胸有真情 何惧风霜 蓓曹 勇敢地抖落羞涩 你将会拥有更加艳丽的明天 (编辑仕居佳心)生活偶感@王清让~~  相似文献   
10.
瑟南古《人的原始本质沉思录》是 19世纪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之一[1] 。瑟南古在这本书里描绘了一幅符合他那个时代的科学思想的世界图画。那是一幅机械力学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的图画 ,善恶之分在其中不再时兴。上帝根本不存在 ,世界也不是上帝创造的。瑟南古没有表示任何遗憾 :大自然中一切浑然无别 ,因为一切皆是必然 :一切皆美 ,因为一切皆有定。个人若是孤立的 ,就微不足道 :他的原因 ,他的目的皆在其身外。一切绝对单一地、不可战胜地存在着 ,除其自身之外不存在其他原因、其他目的 ,除了其本性的规律之外不存在其他规律 ,除了他的永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