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沈晔  王书鑫 《心理学报》1983,16(4):35-42
一、前言 言语辨别测验是评价通讯系统的清晰度和在临床上作为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言语辨别测验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材料的编制,测验方法运用不当往往也影响测试效果。另外,在实际运用时,最好测试手续能尽量少花时间,少要甚至不要特殊的设备,和不一定需要受过训练的人。通常在实验室使用可懂度或清晰度实验往往采用复述或书写的反应方式,这两种方式要求主试或被试有一定的训练,而且操作复杂,记录方法与结果整理也容易出现误差。  相似文献   
2.
一个言语测听材料的编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晔  王书鑫 《心理学报》1983,16(3):75-87
一、前言 通讯工程中评定通话系统的质量,一方面要对它进行物理特性的测量;另一方面还必须进行具有心理特征的言语清晰度测试。 在临床上,判断病人听力损失对病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对听觉系统不同水平发生的病  相似文献   
3.
方至  沈晔  王书鑫 《心理学报》1979,12(3):52-60
一、引 言 噪声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它作为一种声音刺激,首当其冲的是对听力的影响。因此,噪声允许标准的制定,常着眼于听力防护。对听力防护,最理想的要求,自然是保护人的全部听力不受损害。这是现有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还难于实现的。人们转而考虑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目前,国际上较为公认的这样一个要求,是保护人的言语听力,即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