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自我决定理论的框架下,对467名3~5年级小学生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调查,以探讨儿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对其上网行为和上网情感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1)3~5年级儿童的上网时间、上网积极情感和上网消极情感在一年间存在着显著减少的发展趋势;(2)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能够预测上网积极情感的增加和上网消极情感的减少,对上网时间发展的预测不显著;(3)自主、胜任和关系这三个维度对儿童上网情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637名3-6年级小学生施测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伊利诺斯孤独问卷、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和家庭富足量表,以探讨互联网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及人格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儿童从事信息获取和休闲娱乐类网络活动较多,参与社会交往类网络活动较少。2)网上信息获取活动显著预测儿童孤独感的降低。3)在网上社会交往及休闲娱乐活动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中,人格特征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度地玩电脑游戏能够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在知觉、注意等认知任务上的表现,电脑暴力游戏可能会增加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过度沉迷于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学业成就都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未来的研究可在电脑游戏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机制、电脑游戏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