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设计了两种基于汉语全拼输入的提示性软键盘:加粗加黑和颜色提示,并通过实证性研究验证了这两种提示性软键盘对汉字输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示性软键盘均优于非提示性软键盘,在打字速度、使用方便程度、喜爱程度和总体评价上均更好,加粗加黑提示性软键盘还显著提升了输入正确率。该结果为基于汉字输入的提示性软键盘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也将为相关键盘的投入市场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积极与消极情绪关系的理论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积极与消极情绪的关系一直是情绪领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该文介绍了探讨积极与消极情绪关系的模型及相关的证据,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情绪的双极模型及相关证据;(2)情绪的双变量模型及相关证据;(3)情绪的混合模型及相关证据;(4)解决各种模型争论的新视角:条件决定论。文章最后分析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情绪神经回路的可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情绪神经回路可塑性的研究进展:(1)情绪神经回路中各主要脑区(包括前额叶、杏仁核等)的可塑性及其相互影响;(2)情绪神经回路可塑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情绪学习、早期环境和经历以及抚养者的情绪状态等。文章最后还对情绪神经回路可塑性的研究方法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情绪可以唤醒自主神经系统, 伴随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从基础研究的角度来看, 正负性情绪可以诱发心血管系统(如心率、血压、心率变异性)、皮肤电系统(如皮肤电导水平)、呼吸系统(如呼吸阻力、每分通气量)和其他系统(如瞳孔直径、胃肌电等)的活动及其变化。在应用研究方面, 正负性情绪诱发的自主神经反应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 主要包括用户体验中的情绪测量、基于生理信号的人-机情感交互系统的开发, 以及消费者态度和偏好的测查等。对于现有研究结果中存在的分歧, 从被试的个体差异、诱导范式的不一致性和诱导效果的可靠性, 以及刺激材料属性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未来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在不同字烦、笔画条件下个体对不同结构汉字汉字识别时其基本加工单元是否具有差别。结果发现,(1)在各种汉字结构的条件下,均出现了显著的笔画数效应,可能说明汉字结构对汉字识别的基本加工单元没有影响。(2)当汉字为包围结构时没有出现字频效应(3)汉字结构对低频字的识别有影响,对高频字的识别没有影响;对少笔画字的识别有影响,对多笔画字的识别没有影响(4)在实验出现了结构方式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和后掩蔽范式,以两个行为实验考察了阈上/阈下两种情况下,注意资源的多少对消极情绪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阈上条件下,只有当注意资源缺乏时,才能出现消极情绪偏向;在阈下条件下,无论注意资源多少,都没有出现消极情绪偏向.表明消极情绪偏向在正常人中的出现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受到注意资源多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情绪冲突:一个新的研究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绪冲突是心理学中一个新的研究主题,相关研究主要源自认知冲突的研究。本文分三部分对情绪冲突进行了介绍,包括:(1)情绪冲突的溯源,概括介绍了认知冲突领域的研究情况;(2)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行为研究,包括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词-面孔Stroop范式、情绪启动范式和情绪Flanker范式等进行的研究;(3)情绪冲突的脑成像研究,主要包括情绪冲突的检测和解决的脑机制。未来的研究,需要广泛借鉴认知冲突的研究范式,对情绪冲突发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动态变化及相应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对情绪障碍(如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的考察,将基础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胡治国  刘宏艳 《心理科学》2015,(5):1087-1094
正确识别面部表情对成功的社会交往有重要意义。面部表情识别受到情绪背景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情绪背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增强作用,主要表现为视觉通道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和跨通道情绪整合效应;然后介绍了情绪背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阻碍作用,主要表现为情绪冲突效应和语义阻碍效应;接着介绍了情绪背景对中性和歧义面孔识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背景的情绪诱发效应和阈下情绪启动效应;最后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汉语词汇产生中的义、音信息提取时间进程的ERP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摘 要 运用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查了在汉语词汇产生过程中,语义提取和语音提取的时间进程。在实验过程中,给被试呈现一张图片,要求他们在小声进行图片命名之前,先基于语义信息(图上画的是物体还是动物)或语音信息(如图片名称是以字母s还是以y开头)完成一个双重选择任务。在一种情况下,反应手(左手或右手按键)由语义信息决定,是否反应(GO/NOGO)由语音信息决定;在另一种情况下,反应手由语音信息决定,是否反应由语义信息决定。结果发现,当是否反应由语义信息(动物/物体)决定时,N200的潜伏期是307ms;当是否反应由语音信息(如中文名称以S/Y开头)决定时,N200的潜伏期是447ms;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即由语义信息引起的N200的潜伏期早于由语音信息引起的N200的潜伏期。结果表明,在汉语词汇产生过程中,语义提取先于语音提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罗倩博士及其同事在近年来开展的情绪研究工作。他们通过认知行为和脑成像技术(包括fMRI、MEG), 系统考察了情绪刺激的自动化、优先加工的神经机制,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阈下情绪加工(相对于阈上水平)的神经机制; (2)参与情绪加工的脑区之间的动态时空关系及功能联结; (3)情绪与注意之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