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个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母小勇  张莉华 《心理科学》2000,23(5):620-621
1 前言  由L .Bouthilet所首创的假设检验模型 (TheHy pothesistestingmodel)认为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概念的学习者作为一个问题的积极解决者出现。学习者不断地产生和检验假设 ,这些假设都是关于确定概念属性的规则和方式 ,每一个成功的假设都通过运用它把事物分为可以作为概念的例子或不可作为概念的例子两类而得到检验。无论何时 ,一个不能成功分类的假设就会被抛弃 ,而一个新的假设就会产生 ,直到正确的假设被发现为止。多年来 ,这种假设检验模型已被许多研究者的研究所支持。科学概念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母小勇  李代志 《心理科学》1999,22(3):269-270
0引言人的学习是一个自觉能动的、通过语言等中介作用掌握间接经验、获得直接经验并形成一定能力倾向的过程。它既是人的外部活动内化的内部心理操作,又是个体在社会传递下进行实践性外部活动而内化的社会建构过程、由于认知派的研究,使人们对各种具体学习的局部过程与...  相似文献   
3.
成人与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四个对比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小勇 《心理科学》2002,25(5):569-572
以一组非人工的、自然的科学概念(“反作用力”、“机械能守恒”、“熵”和“场”)为学习内容,分别以成人和中学生为被试,实验研究成人和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过程的异同。结论如下:(1)成人与中学生科学概念形成过程均分为振荡渐进期、高原期和突变期。(2)成人的振荡渐进期较长;中学生的振荡渐进期较短且振荡特征比较明显。(3)成人的高原期出现较晚,但持续较长;中学生的高原期出现较早,但持续较短。(4)中学生的突变期的跨度随概念的抽象程度提高而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