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大学马哲史研究所何梓焜副教授撰写的《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述评》一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述评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论著。作者从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发展的五阶段;战  相似文献   
2.
毕生发展心理学——论生长和衰退的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毕生发展心理学概述毕生发展心理学有两个中心的命题。第一,毕生的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均匀的过程,由于一些变化或运动的累加而增长。相反,从生命伊始直至老年,它一直包含着生长(获得)和衰退(丧失)之间复杂而相互联结的动力学。第二,以年龄为依据的发展框架是不适当的,因为在导致人的发展的大量因素中,有许多同历龄并没有牢固联系。这些与年龄无  相似文献   
3.
以163个家庭为被试进行追踪研究,比较父亲和母亲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对学步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的差异。在婴儿6个月(T1)时评估父母童年期情感虐待经历与成人依恋表征;14个月时父母分别报告消极共同养育关系;24个月(T3)时父母报告学步儿内外化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母亲儿童期的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儿童期的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相关不显著。(2)母亲过度投入/未解决依恋表征与消极共同养育在母亲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学步儿外化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而在学步儿内化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不成立。父亲过度投入/未解决的依恋表征与消极共同养育在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学步儿问题行为中的链式中介不成立。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不断本土化,中国穆斯林的节庆文化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穆斯林与其他兄弟民族过春节的习俗,既有大同,也有小异,体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5.
成功人士的脑子里想些什么问题?究竟是什么驱使他们走向成功?为了寻找答案,我采访了一些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和有关成功方面畅销书的作者,他们一致认为下面七条是成功的关键。 勇于承担责任 成功人上拒绝被动的心态,他们不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父母、政府或其他人身上。他们的信条是:“如果失败的话,我负责。” 他们意识到,当你抱怨某人或某物阻挡你成功的时候,你是在放弃属于你自己的权利,几乎是等于说:“你比我更能控制我的生活。” 想一想莱斯·布朗吧。他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孩童时就被贴上了“智力迟钝”的标签。他完全有…  相似文献   
6.
1989年10月,北京市逻辑学会召开“回硕与展望”座谈会,畅谈了我国逻辑学40年来的曲折发展和对今后的期望。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及公安大学等单位的逻辑工作者。会上,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方华教授做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从总的看,我国逻辑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一是从建国之初到“四人帮”的跨台;二是“四人帮”跨台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现在。建国初期,逻辑工作者的任务,一是肃清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影响,二是强调唯物辩证法对它的指导。后来毛泽东同志提倡要学一点逻辑,逻辑学的普及工作从此开始,逻辑学术讨论也随之活跃起来,先后出版了三本逻辑文集,发表了大量的学术争鸣文章,产生了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7.
伊万·米哈依洛维奇·谢切若夫不仅是作为俄罗斯生理学之父和科学的心理学奠基人而永久地载入科学史册,并且他还作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发展科学思想有极为广泛而良好的影响的一位傑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而永久地载入科学史册。早在莫斯科大学学生时代,谢切诺夫就从事于哲学的研究。他最初曾受过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8.
与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之前的形式相比,逻辑和数学哲学是最具逻辑经验主义特征的。逻辑经验主义不仅因此得名,而且也为科学经验主义的成功点燃了希望。然而,经验主义者的心理主义与实证主义者的逻辑主义对数学本质的探讨始终不能达成共识。基于这种背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发表对于维也纳小组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逻辑经验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的数学哲学都是植根于《逻辑哲学论》的。本文在第一部分阐释了它何以成为该学派在"哲学上的转折点"。而维也纳学派从一开始就试图对《逻辑哲学论》进行革新,使之服务于其本身的纲领。本文在第二部分着重探讨了他们关于这些问题所展开的激烈讨论。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1年卡尔纳普提出了"句法"纲领,该纲领从根本上超越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原有框架。但由于当时欧洲逻辑经验主义者受到纳粹的迫害而四分五散,"句法"观点并未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第三、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逻辑经验主义如何由《逻辑哲学论》向"句法"思想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知觉过程的探讨对管理人员的重要性知觉是指个人鉴别、选择、组织和说明各种刺激物使之对个人具有意义的过程。知觉并不一定能准确地描述环境,而往往受知觉者的需要、愿望、价值观和性格的影响。职工的知觉和知觉过程的性质对管理人员的重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看出来:1.象莱温(Lewin)和其他人所指出的那样,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环境是怎样看为根据的,并且对世界的看法各个人之间是大不相同的。例如,管理部门要求更努力工作的指示可能被有抱负的年轻管理人员看成是组织中提升的方法。但这同一指示可能被工厂的工人  相似文献   
10.
在現代資产阶級的認識論中,最流行的真理概念是实証論的概念。实証論的信徒們仗着援引“經驗事实”、“物理材料”、数学和邏輯学的概念及范疇、認識的“实际”結果等等,使得实証論的認識論在資本主义国家的科学界中受到很大的欢迎。唯心主义哲学的一切認識論的概念(对于新实証論的真理概念,也完全可以这样說),都是随便抽出复杂而矛盾的認識过程的某一方面,將它絕对化,变为不可动搖的教条,而使認識同自然、物質脫离。同时,不同的認識論的概念將認識过程的不同方面絕对化;使这些概念不同于其他唯心主义的概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