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A型与非A型行为者低应激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淮  梅仁彪 《心理科学》1993,16(1):50-52
应激(stress)研究是心身医学的核心课题。Eysenck(1975)从理论上指出人类应激反应的产生是建立在人格差异和紧张性刺激类型的基础上。Friedman(1975)与Class(1980)及Keren(1986)等在研究中发现“A 型行为类型”(Type A behaviorpattern)的被试,在紧张性刺激条件下有更强的生理生化反应。A 型行为类型的特征是急燥、争强好胜、怀有戒心或敌意、醉心于工作、做事效率较高、常有时间紧迫感等。B 型行为类型则与此相反。研究表明,A 型行为对冠心病的致病与致命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自从加拿大生理学家H.Selye 提出应激学说以来,应激(Stress)已成为生理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以及心理卫生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在情绪性应激研究中,被试者的应激反应常表现出个体差异。这是迄今为止该研究未能获得一致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