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周易》名义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何以名易,《周易》何以名周易,历代学者多有阐释,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寿祺先生曾作《周易名义考》,胪列诸家之说,于《周易》之易,有生生谓之易,易者象也,易为逆数,易一名而含易简、变易、不易三义,易为占卜之名,因而以名其官等说;  相似文献   
2.
顾炎武在《初刻日知录自序》中曾将著书与铸钱作比 ,略谓著书应该审慎对待资料 ,自己去辨析考索 ,以使结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 ,这就像铸钱应当采铜于山 ,而不应以旧钱充铸 ,因为这样不仅所铸之钱粗恶 ,而且会失去古人传世之宝。今人撰述学术著作显然能够从中得到很多启迪。读了杨朝明教授的近著《周公事迹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社 2 0 0 1年 1 0月版 ) ,深感这是一部“采铜于山”之后的佳作。作为商周之际的重要人物 ,周公不仅与这时期的历史进展息息相关 ,而且他对周代的礼乐文明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都起过非同寻常的作用。但是 ,就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