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培养”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验,基本上完成了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研究.听力,做为语文能力结构模型中“产品”一维的因素之一,它是由哪些能力构成?这些能力在不同年级有哪些差异?如何认识听力与其它一些因素的关系?能否尝试制定出听力测试量表?等等.为了给解答以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为了对中学生听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我们于1988-1989学年度集中研究了听力培养问题,在三次综合统测的基础上,1988年11月份专门对听音辨义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2.
语言文学是艺术,要上好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培养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语文课,同样是一种艺术.从美学观点来看“虎啸深山,鱼游漂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那么,语文课上得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看能否通过教师的教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教贵激疑.动机来自需要,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人才观、教学观的讨论日益深入;随着经体改、政体改的进一步施行,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更迫切的要求;随着精神文明领域开放政策的贯彻,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听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呼声.实际上,从两年多前有人提出人才的七项标准,到今夏亚洲大专辩论会带来的巨大反响,都已经在广大师生中引起对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自觉要求与切实的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