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0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参拜慈云塔     
去年十二月二十日,普超老法师在成都圆寂了!悲音传来,使我这个曾经受过他老人家的慈云化雨之恩的后辈,倍感哀恸! 佛学院期末考试完毕,我即请假回到四川峨眉山。旧历腊月二十九日下午,我和护法同学沉默地向伏虎寺方向走去,道旁的竹枝不时拦住去路,仿佛怕我们去惊扰了长眠的老法师。我们拨草前行,约半小时,来到了慈云塔的所在地——小路尽头一处向阳而开阔的高台,上面矗立着普超老法师的灵骨塔。塔的造型如同它的主人一样:简朴、庄严、古雅。塔身正面,中间镌刻着塔主的法号和尊称,两边是遍能法师撰书的挽联:“六十年西学南参,功满德备;三千米灵锺秀郁,山哀浦思。”一对蜡烛,在山风低呜中不断地淌着眼泪。炉中的香,青烟袅袅飘向苍穹。此刻,面对慈云塔,桩桩往事涌上心头,眼  相似文献   
2.
果彻 《法音》2000,(5):3-6
4月15日至16日,以“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厦门南普陀寺隆重举行。这是由中国佛教学会举办的全国佛教界首次演讲比赛。参赛选手就自身建设、弘法利生、佛教教育、慈善救济、环境保护、世界和平等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展开演说,探讨佛教在新世纪的神圣使命。参加演讲的14名选手既有在佛教界担任重要职务的中年法师,也有佛学院的年青学僧,既有比丘、比丘尼,也有在家居士,堪称国内佛教界弘法人才的一次检阅。在中国佛教协会和厦门南普陀寺的精心组织下,本次演讲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为佛教界今后继续举办类似活动带了个好头。经由佛教界法师居士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核小组的评定,果彻法师、圣凯法师、学愚法师、陈星桥居士、静波法师、宏度法师成为本资演讲比赛的优胜者。本期特将他们的演讲稿发表于此,希望广大读者共同来关心中国佛教的未来,并就相关问题作更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二千多年前,孔子站在奔腾不息的流水边,感叹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今天,站在这条“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的横幅下,我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到:我们正站在21世纪的门口。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佛教都面临着希望和挑战,佛教将担负起比以往更复杂、更艰巨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广泛地开展济世利人的慈善事业。谁也不能否认,对世纪将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纪。但这并非说到了对世纪,人人都可富足,家家都可平安。恰恰相反,在这发达的背后,是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国与富国差距的扩大,穷人与富人…  相似文献   
4.
二千多年前,孔子站在奔腾不息的流水边,感叹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今天,站在这条“佛教在21世纪的使命”的横幅下,我才第一次真切地感到:我们正站在21世纪的门口。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佛教都面临着希望和挑战,佛教将担负起比以往更复杂、更艰巨的使命。其中之一,就是发扬佛教的慈悲精神,广泛地开展济世利人的慈善事业。 谁也不能否认,21世纪将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纪。但这并非说到了21世纪,人人都可富足,家家都可平安。恰恰相反,在这发达的背后,是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国与富国差距的扩大,穷人与富人差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