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98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目的、对象和方法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又红又专的中等学校教师。各专业公共课心理学和其它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一样,也是为这个培养目标服务的。但是,我们虽然参加心理学教学工作多年,对于这些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到底有无现实意义,即到底对培养目标是否起作用?起哪些作用?实在是心中无数。这不仅对教学有影响,而且也使今后心理学教学的彻底改革缺少依据。  相似文献   
2.
教育实践已使我们理解到美育的重要作用,但对于美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仍未很好的开展。为此,本文就美育心理学的某些基本观点进行粗浅的探索。 (一)美学、美育和美育心理学美学的历史非常悠久,资料浩繁,学派纷立,美学中许多问题都没有得到一致意见。这是由于美学迄今为止还脱离不了思辨的美的哲学之故。美是艺术的本质,非美的艺术是没有的。艺术常常是美的同义词。但给两者加以区别还是必要  相似文献   
3.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今美国心理学学派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它在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中也有它自己独特的观点。最主要的是: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他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激发自己积极的需要,形成对社会有益的价值观念,发展自己的潜能(Pofential)从事创造活动,以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华雷尔所著的《Helping Young Children Grow》(1980)就是按上述观点,对130名 3—5岁幼儿教育进行实验的结果,获得了“教学优秀奖”。本文根据此书结论性内容译成,供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教师和家长们研究:是否有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