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号检测论范式下的心理旋转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华俭  李鹃 《心理科学》2002,25(4):479-480
R.shepard等认为心理旋转操作是基于类比表征,但也有研究者(Anderson,1978;Pylyshyn,1979)认为,心理旋转不是基于类比表征,而是命题表征。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空间能力主要受右半球控制,但在对心理旋转的半球单侧化的研究中(Ornstein,Johnstone,Herron及Swencionis等,1980),人们发现,对复杂物体或图形的心理旋转是按类比过程说者所描述的那样以整体方式进行,至少这种任务的完成包括多系列的方面,要求左半球的某些专业化的系列技巧。不同的研究之所以得到如此不同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几乎所有相关研究都是基于R.shepard和他的同事开创的反应时范式。这些以反应时为指标的研究一般都要求被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快,这使得被试倾向于采取较为“保险”的“类比”策略,而不轻易采用命题转换。  相似文献   
2.
《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的修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国鹏  李鹃  陆芳 《心理科学》2003,26(2):332-333
1 引言  竞争性是人格中的一个重要维度 ,竞争性的有无和强弱决定了一个人的交往方式、行为习惯 ,乃至身心健康。一定程度的竞争性是现代社会中个体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竞争性过低的个体可能无法取得与其能力相符的成功 ,进而还可能导致社会退缩 ,焦虑 ,神经症等不良症状的发生 ;而竞争性太强又可能因为在社会交往中过于咄咄逼人或产生某些过激行为而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 ,也有可能形成所谓的“A型性格 ,使心脏病等心身疾病的发作概率大大提高。所以竞争性要保持一定的度 ,只有正常的竞争性才是良好的人格品质。对竞争性的研究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