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成人后期日常能力研究的主要论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分别介绍了成年后期日常能力研究的五个主要论题,即成年后期日常能力的(1)概念与结构,(2)评估方法,(3)影响因素和作用,(4)相关心理成分,(5)干预训练。通过描述和分析各论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有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3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不同教师特征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1)教龄与学历两因素交互作用显着.事后分析发现,初高中学历组和中师学历组表现出较相似的教龄特征,即参加工作初期的教学效能感较高,随工作年限增加有所下降,而后又上升;而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组,教龄主效应不显着.(2)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显着高于其个人教学效能感.(3)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着不同于中学教师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茵  王大华 《心理科学》1998,21(5):437-440,444
本研究采用老年人日常问题解决能力测验,对185名被试(51 ̄76岁)予以测定。研究发现:进入成人晚期以后,自我觉知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未表现出显著的年龄组间差异,而其个体间差异却日益明显;再有,个体自我觉知的日常问题解决能力与日常认知之间存在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价值优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Schwartz开发的价值观量表(SVS)为工具,以北京地区1077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差分析等方法考察社会变迁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和结构。研究结果发现(1)大学生价值观由4类高阶价值和10类基本价值构成,在总体结构上不存在性别差异。(2)大学生的价值优先性呈现出三个基本特征:价值取向多元、利益指向多元、现实性。鉴于对研究局限的认识,本研究亦对后续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45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对象, 采用日常德性的视角, 考察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历的道德困境, 重点探讨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内容, 以及他们对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处理。结果表明(1)个人日常道德困境多数不同于假设性的公正取向的道德困境。人们对各类个人日常道德困境的解读和阐释存在个体差异。道德内容主要取决于人们所强调的问题。(2)人们所主张的有助于处理日常道德困境的策略与他们在生活中实际采用的策略是有差异的。在真实的道德选择和决定中, 会有更多利己和实用的考虑。此外, 人们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倚重对行为后果(特别是伤害性后果)的考虑。  相似文献   
6.
年级、学业成绩与学习策略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98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策略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不同年级及成绩组的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特点。结果发现:(1)就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来看,年级与成绩组两因素交互作用显着。(2)初中和高中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策略水平。初中阶段,不同成绩组的学习策略存在显着差异,并且低成绩组在所有量表上的得分都低于高分组。而高中阶段,不同成绩组学习策略的总体水平不存在显着差异。(3)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动机策略是较好区分高、低分组的学习策略维度。  相似文献   
7.
成人期社会情绪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成人期个体而言, 社会情绪问题是其日常问题中最为经常、最为重要的形式。解决此类结构不良问题, 需要个体对问题情境产生他们自己的解释, 而不依赖他人强加的结构, 反映了成人期认知发展中出现了有别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形式运算的新质思维。对其解决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成人期个体认知适应性发展的良好指标。该文从成人期社会情绪问题研究的缘起、理论观点及其表征水平的发展图景等方面回顾了此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