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学各科课程中多多少少都包含着科学无神论的教育素材,其中物理学科、化学学科、政治学科,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的潜在效用很大。政治学科里青少年修养、世界观、人生观的课题,是系统地完整地在理论层面上对学生的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的一些基础的原理和知识都能解释和揭穿社会上流行的特异功能、超自然现象,一些迷信、封建骗人术也会在这些知识前变得真相大白。中学的历史、语文、政治学科还从人类社会的历史的教学中,告诉了学生人类社会的演变,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否定了上帝造人、外来人的谬论。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详细地了解到这些。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科学精神的解释,我们从当今科学家和学者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虽然他们对科学精神的内涵的看法各有不同,但是,大部分包含有这样几个基本内容:求真求实,追求真理,理性的怀疑精神,民主、自由和开放性,多元化,求证和检验的精神.而我们认为理性的怀疑即普遍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基础,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到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是人类素质的重中之重,唯有怀疑,才可能在习以为常中求真,在虚无缥缈中求实,唯有经常探究,勤思考才能达到真理.由此可见,科学精神,问题意识对学生的能力的形成、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以及他们个人将来对社会的贡献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