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企业经营需要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经济的繁荣和企业的发展.有人认为,竞争就是争夺市场份额,相互之间见个高低,分个胜负,例如降价,你要是降五毛,我就降一元,谁也不让谁,酣斗不止,其结果往往是大伤元气,两败俱伤.1984年,香港的“百惠”和“惠康”两大超级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点子”被炒得火热,一个好点子确实可以救活一个企业,使之绝路逢生.“点子”成为一种智力型商品.点子分为金点子、馊点子、歪点子.金点子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优秀创意.体现了正直与智慧.馊点子是好心人出的笨主意,属于失误之类.馊点子不但徒劳无功,而且还会损害企业形象.那么,馊点子产生的原因何在?其一,闭门造车,跟着感觉走在美国,有一位名叫艾迪的人,脑子里常有新点子涌出.1977年夏天,他到了南美洲的圭亚那,发现了一种杀人蜂.杀人蜂极其好战,如果蜇人可置人死地,但是它生产的蜂蜜却很甜.艾迪品尝了杀人蜂的蜂蜜,喜出望外,顿发奇想,他要建立杀人蜂蜂蜜公司.艾迪为了生产和推销杀人蜂蜂蜜,使用了浑身解数,终于制成几千瓶杀人蜂蜂蜜.他满以为人们会抢购这种“神奇之物”,他向顾客分赠涂有这种蜂蜜的饼干,但人们不屑一顾.没有几个人注意这种产品,艾迪的事业不得不以失败而告终.艾迪失败的原因很明显,他的点子单纯靠灵感,靠新奇的构想,他没有做任何市场需求的调查.只是跟着感觉走,他认为自己感到新奇的事物,别人也会感到新奇,其实未必.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不但是一部兵战之书,谋略之书,而且也是一部人生之书。三国人物中对待人生、交友、处世、人际、事业的态度,同样对我们大有启示。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众多,但很少有无疾而终的。许多人物的死因都直接、间接与某些个人缺点,或者心理弱点有关。分析三国人物之死,有助于我们进行人生的思考。 孔明寿终五十四岁,从表面上分析死于积劳成疾,而引起积劳成疾的原因是他管理方法不当,这一点正是他这一位高谋之人的不谋之处。孔明“事必躬亲”,“亲理细事”,“汗流终日”,“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如此大事要抓,小事也要管,事事操心,件件亲躬,干的多,进食少,五十多岁的人还要连年出征,受军马之劳。身体再结实,精力再充沛,也是血肉之躯,长久如此,岂可不积劳成疾。孔明的管理事无巨细,用现代的管理术语讲,就是没有确定合适的管理幅度。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利于人才成长和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其实越有可能做到。大家认为不可能,必然谁也不去关注,谁也不去攻击,谁也不去设防,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必然没有竞争对手,你正好独身一人乘虚而入。军事上“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战役屡屡发生,商家应从中有所悟。1939年9月1日拂晓,德国军队经过精心准备,突袭波兰。波兰军队仓皇应战,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因准备不足,兵败如山倒。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爆发。法国并非波兰,法国兵力强大,拥有二、三百万大军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国内的经济实力也不比德国差。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欲向山中寻宝路,独取无人涉足处——古谚艺术求异生 经营亦如此艺术界有谚:“异生同死”.意思很明显,艺术是一种创作,只有创新才有生机,如果都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哪里会有那么多的传世之作呢.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就极为中肯地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