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李侠 《哲学动态》2007,(10):42-47
当代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日益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关注,认知科学正在成为21世纪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对此我们需要从当前的研究中梳理出总体的研究进路,从中寻绎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路径。当代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日益深入到人类认识机制的领域。这种研究进路在哲学上就是元认识论问题,以往的哲学研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明显不够。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元认识论问题,这以美国心理学家福多心理模块理论为代表,提出人类认识的功能主义解释,到9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卡米洛夫-史密斯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基础上提出一种折中的混合…  相似文献   
2.
存在与毁灭--HGP技术发展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是 1 985年由美国科学家首先提出 ,并于 1 990年 1 0月正式实施的为期 1 5年耗资 30亿美元的宏伟工程。它包括三个阶段 :基因图谱、物理图谱、DNA序列 ,基因图谱和物理图谱又统称为基因组图谱。随着 2 0 0 0年 6月 2 6日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 ,目前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走向后人类基因组时代 ,也即对基因组功能活动的研究 ,或者说 :“从基因组到蛋白质”。[1] 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说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它是人类对自身的一次深刻的全方位的认识 ,它的巨大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为这项科学成…  相似文献   
3.
在心理内容表征的研究中存在一个极其模糊的问题,即心理表征中的语义内容是如何实现的,而从我们的个体经验可以知道,没有内容的心理表征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探讨表征中的语义赋值机制,是当前认识论研究中的一个难点。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提出了语义分段累积加载模型(以下简  相似文献   
4.
要制定出高质量的大数据政策需要解决两个基础性问题,首先,在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受众之间要消除两种认知偏差,即知识偏差与价值偏差,选择合适的政策制定模式,从而在政策目标的设定与受众的偏好之间形成良好匹配;其次,为了提高大数据政策的运行效率,需要挑选合适的政策工具来承载伦理靶标,使政策符合正义原则,基于预防原则,最大限度上保障政策受众的自由并充分分享大数据政策释放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吕慧云  李侠 《哲学分析》2023,(1):50-60+197
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数字治疗可以破解传统医疗面临的诸多困境,如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治疗时间与空间的无限延展、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的建立等,这些优点在数字治疗技术应用于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得以充分展现。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治疗技术也可能引发新的伦理困境,如隐私问题、数字技术的可靠性问题,以及伦理约束问题。因此,提出数字治疗中的分布式伦理架构是很有必要的,将具体责任与各类主体直接挂钩,从数字技术的生产者、运营商、监管者、医生、消费者到公众都分摊一部分责任,力求实现对数字治疗技术的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与伦理规训。这些有益的尝试能够为我国数字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其最终目标是使数字治疗技术能够最大限度上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6.
李侠 《学海》2006,(2):134-139
自然主义作为一种有影响的哲学运动的出现是很晚近的事情,文章详细梳理了自然主义与自然化认识论的历史发展与演化的轨迹,指出自然主义与自然化认识论的复兴,是科学哲学研究路线在当代发生转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分析了科技伦理主体的变迁,并批评了极端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消解,指出主体观念的变迁必将影响科技伦理观念的变迁,并因而指出重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主体和科技伦理观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