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生生涯成熟状况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各高校受到极大关注,但辅导成效甚微,缺少实证研究、缺乏针对性是其深入拓展的障碍.本研究采用自编的<生涯成熟度量表>,测查大学生生涯成熟特点及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生涯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受性别、年级、父母期望、兼职经验等因素影响;不同自我同一性地位大学生的生涯成熟状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儿童同伴关系中的认知偏差情况,以四、六、八年级共153名中小学生(9-15岁)为被试,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了儿童对其同伴关系双方的相对认知。结果表明:(1)儿童的同伴关系认知中存在内隐认知偏差,儿童对自己的认知要显著积极于对同伴的认知,表现出了自我提升现象。(2)儿童同伴关系中这种内隐认知偏差的表现及程度均不受年龄、性别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亚真  桑标 《心理科学》2012,35(6):1416-1422
攻击行为认知研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忽视情感对儿童认知加工的影响。考虑了情绪-认知整合过程的儿童行为决策更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社会信息加工情境下的攻击/受欺行为卷入过程。情感决策的赌博任务范式被认为能诱发类似于个人真实生活决策的表现,本研究运用计算机程序编制的标准赌博任务,以过程的视角考察了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情感决策特点。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儿童的有利-不利选择净分数、对有利-不利选择及奖惩频数的决策偏向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反映未卷入儿童在赌博任务上的整体表现优于其他类型儿童,攻击-受欺儿童仅次于未卷入儿童;直接攻击、攻击-受欺、未卷入儿童呈现惩罚定向的决策风格,但这三类儿童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