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冲突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已初露端倪。孙中山敏锐地意识到妥善处理两者关系的重要性,试图协调自由与平等的冲突,使自由、平等、博爱真正落到实处。正如美国学者史扶邻所说:“他为之奋斗的不仅是中国的现代化,而且是带有社会正义与公平的现代化。”[1]孙中山在处理自由与平等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一自由与平等的冲突自由是智慧之源,自由释放出的智慧与力量,有善有恶,有利有弊,但我们并不能因为自由产生的恶、弊而藐视自由,剥夺人们最基本的自由权利。如果是这样,就会导致对人类生活的奴役,从而…  相似文献   
3.
经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制度安排是经济学、伦理学所共同关注的课题。孙中山认为,经济效率与公平具有同等重要性,两者可以兼得,他曾试图设计一种将效率与公平完美统一起来的经济制度。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启迪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应该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注重公平;对效率与公平的追求必须以维护人们的自由平等的经济权利为前提;效率与公平的兼得离不开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以自由、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现代伦理理念为指导 ,从道德本体、道德规范的内容、人格模式、道德价值定位等视角将传统伦理转化为现代伦理 ,实现了传统伦理向现代伦理的跨越。孙中山伦理思想在中国近现代伦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