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朱作仁 《心理学报》1964,9(3):66-73
识字是小学語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級儿童在語文課中面临的首要学习任务,如何有效地进行識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識字教学过程中包含的因素是比較复杂的,比如汉字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教学方法的程序、体系等。汉字是由音、形、义統一构成的复合体,其中字形有繁簡,字义有深浅,字音有难易,但这三者的关系如何?它們是怎样制約着識字的心理过程的?过去有人对此曾作过一些研究,本文試图作进一步的探討,为識字教学提供根据。儿童面临着音、形脫节,卽见形而不知其音的方块汉字,是怎样形成联想进行識記的?他們的关于字的意义联系系統的結构又是如何?我們应如何考虑到儿童的这些心理过程及其认識和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特点,来正确安排有效的教学程序,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  相似文献   
2.
陈立  朱作仁 《心理学报》1959,4(1):44-52
在鼓足干劲、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会主义的总路綫的指导下,在各項建設事业中如何开展社会主义竞賽,是今日心理学接触实际中的一个饒有意义的問題。社会主义竞賽是发揮羣众的积极性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进生产方法的有效途径。“十分指标,十  相似文献   
3.
衡量小学生默读能力的指标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儿童识字、阅读、作文等技能,但是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儿童已经有了这些能力?以及这些能力所已达到的心理水平又如何?这些都需要用科学方法来鉴定的问题,而不是凭主观臆断,或一般描述性的经验总结所能济事的。再拿儿童的阅读能力来说,就其表现方式,有朗读和默读两种。对于朗读,人们似乎容易从客观听出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而有感情(包括重音、停顿、语调、速度、节奏等);而默读则默默无声,借助于读者的内部言语进行,就难以象朗读那样能直接测出它的水平,需  相似文献   
4.
集中识字在我国,就其渊源来说,虽然是比较古老的;但自1958年黑山学校开始在批判继承前人识字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大胆革新进行试验以来,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历史。人们也许会对黑山和景山两校(以下简称“两山”)的试验的优异效果表示佩服,但真正从心理学、教育学或哲学理论高度加以概括并探讨,却是为数不多。本文试就下列几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朱作仁 《心理学报》1966,11(2):36-41
问 题 作者在上一报告中,曾揭示过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即低年级儿童在当时所设计的教学程序的条件下,即时听写优于即时认读。这个事实似乎与日常人们的经验——认比写易——相矛盾的。本研究对此作进一步验证。 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时常看到用“识字巩固率”来衡量识字成绩的高低,但“识字巩固率”这个词的使用概念是不确切的。第一,它往往没有标出是用什么指标测定出来的。因为测定指标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的。第二,有的虽把识字成绩区别为听写和认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