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哥嫂办公司很忙,月末才回老人这边来。我家从东北移居过来,人人爱吃炖菜,等全家人一聚齐,父亲就指着蜂窝煤炉子说一声“开炖”。那时候你看吧:哥哥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小说《镜花缘》中描写了“惟善为宝”的“君子国”,“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士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那里的市场交易,卖主力争给顾客上等货,要的却是低价钱,而买主则力求拿次货,抢着多付钱。人们真个是宁可吃亏,绝不损人。国王的旨谕则有“臣民如将珠宝献进,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整个社会真是一个好让不争的道德乐园!象这样的“君子国”,在封建时代  相似文献   
3.
对一切生物所固有的辨识能力所做的最新研究证明,辨识能力不仅体现生物机体在直接周围环境中量的规定性,而且体现质的规定性。例如,植物借助根系“选择”土壤中含有的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吸收数量上刚好是它需要的物质。这种选择借以实现的“指示器”,吸收植物所需营养物的根系感受体,完全不同于动物的感觉。植物的根系起着一个进行生物化学过程的器官的作用。可是认识,特别是人的感官的作用,难道不含有使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传到人脑的一定生物化学过程吗?这一例证中最重要的是对被感受的外部作用能够进行辨  相似文献   
4.
牛黄     
它是一小块儿黄色的物质,生长在牛胆里。它是牛的胆结石。 它让牛得了病。病牛夜间身体放出怪光,眼睛发红如血,时常怒吼不止,样子甚吓人。许多牛因它体弱,或者因它死亡。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所起的深刻变化显著地证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过程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俄国的工人和农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世界资本主义阵线破天荒第一次被冲破了。在与资本主义顽强的斗争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了,并且无比地巩固起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苏联在这次大战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人民,在苏联人民兄弟般的援助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包括大约欧洲人口的一半和稍少于亚洲人口的一半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和民主阵营形成了。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的人民代表着现代人类的领导力量,作为世界历史的先锋队  相似文献   
6.
马列主义同晚期资产阶级哲学的论战,越是集中在晚期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基本思维方式上,集中在众多的、时常变换着的各种“主义”和时髦流派的本质上,它所收到的效果就越大。在近几年来的大量著作中,实证主义和生命哲学就被看作为晚期资产阶级哲学的思维方式。早在1972年,M.布尔就在他同 A.盖多和 V.乌姆尔合写的著作《论列宁对实证主义批  相似文献   
7.
那天看CCTV一套,知晓了这样一位女性——她是炙手可热的电台节目主持人,除了份内的工作,还有数不清的听众来电和来函要处理,真是忙透了。  相似文献   
8.
做人的境界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矫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相似文献   
9.
1981年2月11日至13日在耶拿席勒大学举行了耶拿第三次古典时期讨论会。德国古典时期的历史哲学是这次为期三天的跨学科讨论的对象。从六十年代以来,这个大学的哲学系就组织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10.
1965年4月 2日到24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哲学家以“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哲学问题”为题在柏林举行了第一届全国哲学大会。在这次会议前后,民主德国的理论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人在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地位问题;在技术革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哲学问题。这里译出的第一篇文章是谈人和生产技术的关系问题的。泰斯曼把社会生产分为八个领域,即探向研究、定向研究、致用研究、规划、设计、营造、调节与制作。前六个是间接生产,后两个是直接生产。作者认为,现在的科学技术革命缩小了人在直接生产中的机贼性劳动,扩大了人在间接生产中的创造性劳动,使科学成为生产力。作者一方面强调人永远参与一切社会生产领域,批评了克劳斯的那种认为现代技术革命把人“排除出”社会生产之外的错误观点,说这等于“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则接受并进一步加深了克劳斯从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抄袭来的“人与机器共生”的观点,说这种观点的“价值是无可争议的”,“常常会导致很深刻的见解”。这里译出的第二篇文章是淡现代技术革命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作者认为,在现代技术革命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这就是:全盘研究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基本发展规律;研究现代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以及同规划、领导与组织社会发展的形式的相互辩证关系;研究作为现代生产力突出标志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融合;科学规划和精确测量脑力劳动的问题;随着技术革命而开拓的人在生产中的新地位和决定性的社会领域,尤其是经济、意识形态、教育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作者认为现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应担负三个任务,即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系统地研究新的方法论问题以及彻底批判现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